時間:2024-02-06 14:44:05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物理學習策略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一、學習策略及教學對策概論
學習策略與教學對策是相對應、相輔相成的,兩方面的匹配是構成新時期初中物理學科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習策略的形成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它包括兩方面的目的,一是體現出素質教育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使用,并養(yǎng)成一定科學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是滿足高考分數需要,利用最少的資源獲取最好的學習成果。
相對應的,教學對策是根據課堂教學為重點,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一方面要適合本學科的屬性,以便教師備課,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握對時間的運用,因材施教、因事施教。
1.學習策略概論
初中物理學科的學習策略是根據結構制定的,即物理學科的特點所存在的層次,是形成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更是促成戰(zhàn)略化學習策略的核心。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中所包括的內容是圍繞著應用理論展開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理論理想狀態(tài),例如在摩擦力理論方面,研究重點已經從基于重力、摩擦系數和角度綜合計算,轉移到基于摩擦力應用方面。換句話說,計算工作作為研究理論的一部分,具有驗證功能,但學習策略的目的不是得到一個數值,而是更科學的研究手段。
2.教學對策概論
初中物理學科具有理科顯著的特點,在教學對策方面,很顯然“填鴨式”的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教育需求?!笆谥隰~不如授之于漁”,教學對策的主要目的是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一字一句的傳授計算方法,更不能以單個的題目計算為標準。
傳授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才是教學對策的功能,尤其是在提倡素質教育與分數并重的情況下。初中教育體系中所分配給物理學科的實踐并不多,教師所獲取的課堂教育時間更少,要實現最佳的教學成果,只有在日常的學習行為中促使構成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在教學資源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學生依然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調節(jié)學習,監(jiān)控學習,獲取成果。
二、初中物理學習策略研究
學習策略本身不是一個新生的理論,更不是我國教育部門針對某一教育問題而提出的方案。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教育界就提出了發(fā)展學習策略的觀點,并確認了其重要性,這對規(guī)避學生智力培養(yǎng)的做法大有裨益。但從形式上說,學習策略也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包括所培養(yǎng)出來的記憶方法、思維方法。
具體到初中物理學習策略而言,學生具有了這一技能之后可以更好地完成學科的研究任務,并將實際應用與學習聯系起來,形成學以致用的思路,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主要是基于課堂的,由于初中物理學習中不可能像初中階段,每個問題分解的極為透徹,所以教師針對知識點的講解應該轉化為如何“此類問題”,而不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三、初中物理教學對策研究
基于初中物理教學對策的研究和應用是多方面的,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展開。
首先,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室及多媒體設備已經成為現代教學平臺的標準配置,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中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公式和理論具體化。書本上語言描述的物理學理論不太容易了解,學生往往會因為缺乏參照物而扭曲思維,甚至將理論脫離實際。多媒體教學互動可以將語言難以描述的問題具體化,例如拋物線運動、曲線運動、碰撞遠離、入射角折射角等物理現象。
其次,可以通過物理實驗的方法,將一些看不到的物理現象具體化。例如電磁原理中,電磁線是看不見的東西,但通過鐵粉形成的軌跡可以進行判斷。對照書本上的知識,形成更加容易理解的內容。物理實驗是初中教育階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為一種特殊的課堂形式,它促使學生親身參與的積極性,通過自己的操作來獲取數據、分析數據、討論結果,這種方式明顯要比“填鴨式”的教學對策更具有吸引力。
四、結束語
從現實角度出發(fā),初中教育階段中還存在學習時間安排不合理的問題,為了突出高考中較大分值比例的學科,存在教學資源爭奪的問題;尤其是針對物理學科而言,由于授課時間較短,但學習難度較大,因此需要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成果。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和教學對策的改革,完全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為中等教育階段培養(yǎng)更好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麗穎.初中物理學習策略及其教學對策淺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297.
[2]孔德安.淺析初中物理學習策略及其教學對策[J].才智,2013,04:185.
[3]趙蘭霞.淺談初中物理難學的原因和對策[J].學理論,2012,36:306-309.
為什么要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初中物理教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有怎樣的實踐意義?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地接受,整個課堂顯得枯燥而死板,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后,學生與學生間進行互動與交流,遇到了困惑還可以相互討論和研究,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實際效果,肯定會在活動設計和內容選擇上認真?zhèn)湔n,教學內容大多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教學形式以學生活動為主,化枯燥抽象為生動具體,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能夠長時間地維系學生物理學習興趣.2.幫助學生樹立合作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與人合作是通往成功的捷徑,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應該激發(fā)學生與他人交往,展示自我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接近更完整、更正確的物理規(guī)律,體驗規(guī)律和概念被發(fā)現的過程,感受到自己在學習小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生成與他人合作的強烈愿望,合作探究中與他人思維碰撞、摩擦生成新的智慧火花.從整個班級來看,小組內部的合作,組間的交流,讓物理課堂更具凝聚力.3.關注每一個學生,客觀評價每個學生的得失《左傳》中說:“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初中物理學習也是如此,受制于自身的先天條件和后天學習基礎,所以全班每個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我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或要求每位學生掌握達到同樣高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我們的教學活動必須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具有層次性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發(fā)現自身的優(yōu)點,根據自己的身心發(fā)展水平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評價從學生各自的目標完成情況出發(fā)進行客觀的評價.
二、注重“提出問題”中滲透物理思想方法
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必須“限時講授”,那么是不是我們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呢?設置情境和任務讓學生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探究規(guī)律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問題不能都是由教師提出,教師提出問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發(fā)現并生成新的問題,并將生成性問題作為課堂探究和是整個探究的基礎,因為問題是思維的動因,是探究的起點.我們教師怎么做呢?筆者認為應從物理學科特點出發(fā),引導學生從實驗角度進行思考,聯系日常生活和一些自然現象,激活學生頭腦中原有的認知和表象,提出問題,并逐步學會提出問題,提出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例如,和學生一起學習浮力時,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如同一盆水中石頭沉在水底,而木頭浮于水面上;給學生提供人躺在死海上看報紙等等.這些情境學生很容易接受,并提出問題:“浮力是否與什么因素有關?”再回到現象思考“浮力與物體的密度有關?”“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那么綜合起來如何判斷“沉浮”?學生提出問題后,順著自己的思考越來越接近最為本質的規(guī)律.
三、放手探究,但要注意方法的引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學會放手,不過要積極巡視確保學生的探究更為有效.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規(guī)范性的引導,強調數據記錄和證據收集的重要性.對于物理學習而言,對于一個問題如何進行實驗探究,為什么要進行實驗探究,不應該是教師灌輸的,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原有知識出發(fā)猜想未知的多種可能性,再根據原有的探究經驗設計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然后小組合作探究規(guī)律,實驗前小組要分好工,確保實驗有序開展和實驗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常常會因為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問題,遇到障礙,為了節(jié)約時間就反復地講讀和示范,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做缺失了探究味.學習是從未知走向已知的過程,我們要給學生勇氣,給學生留下足夠長的時間和足夠廣闊的空間,多嘗試,多思考,失敗了再試,因為科學家得到一個規(guī)律本身也是從無數次失敗中走向成功的,學生多失敗幾次后獲得成功會更興奮、印象會更深刻.例如,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歐姆定律”,學生在改變滑動變阻器測出了多組電阻上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即使實驗操作是正確的,由于初中學生沒有學習“電阻定律”,也很難一眼看出電流與電壓之間的正比關系.必須引導學生對測量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用作圖法要求高了一點,不過可以讓學生根據U和I的數據線猜測是什么關系,然后去計算驗證自己的關系,在學生完成了這一步驟后,老師可以用電腦載入數據直接畫出過原點的直線,進一步佐證正比例關系,當然此時一定會有人提出問題:“如果電阻是變化的,結果又該如何呢?”此時進一步將問題的探究過程還給學生,通過滑動變阻器調節(jié)U不變,發(fā)現I與R之間的反比關系,再引導學生討論能不能用一個式子來表征規(guī)律.
四、整合教育資源,借助于媒體輔助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習;方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6-0-01
一、學習方案和學習策略
(一)學習方案
學習方案是間能夠以教促學、以學促教的有效途徑。在學習方案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被廣泛采用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案是在具有學習策略意識的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建構起來的,是適合自己學習情況和學習風格的學習活動計劃,它的學習效率較高,主要內容包括: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策略、學習資源、學習活動等等。
學習方案的基本性質是:它是學生自主建構的學習活動計劃。它與日常所講的學案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學習方案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教師在學習方案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導。
(二)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的方法、技巧、規(guī)則與調控。學習策略是學習理論通向學習實踐的橋梁。學習理論以一系列學習步驟生動具體地闡述了抽象的學習理論,能幫助學生有效改進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展現了學習理論的應用價值。
學習策略英語學科的學習特點相結合,不同的學科要采取不同的學習策略。只有將一般性的學習策略和具體的學科知識結合起來,才能是學生牢固掌握并靈活運動到學習中去,形成自己的學習能力。具體到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習策略就是學生在觀察、實驗、質疑、釋疑、總結、反思等過程中,自覺地或者不自覺地學習物理知識的策略。初中物理學習策略以現代的認知理論為指導,結合初中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學習如何獲取信息、加工信息、使用信息和調控學習過程等。
二、探究初中物理學習的方案和策略的途徑
(一)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策略意識
在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應改變傳統的輕學習、重傳授的思維方式,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策略意識。在觀察實驗室,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觀察。
例如,我在講授阻力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說明小車停止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在課堂上安排了演示實驗。分別讓小車三次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并在桌面上放置了光滑程度不同的三個表面。然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在三個不同表面上運動的小車所走距離有何不同,這三個表面有什么不同,提供了小車運動的什么不同的條件等。并通過觀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由我來為他們解決問題,進而加深他們對阻力的理解。通過類似的觀察實驗,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提高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選擇學習策略
不同的學習策略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對學習策略的結構進行分析,使策略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時學生能夠真正掌握這些策略,培養(yǎng)他們思考問題的習慣。
例如,在講授“物體的浮與沉”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創(chuàng)設了兩個學習策略,供學生研究和選擇,第一個是參照課本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輕松愉悅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另一個是找來兩只鋁制牙膏管,將其中一只牙膏管直接扔進水中,將另一只牙膏管做成小船的形狀,讓學生主動探究。通過對比,我發(fā)現,第二種策略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從而提高了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真正體驗到探究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根據學科特點,優(yōu)化學習策略
學習物理,不僅要掌握物理學科的基本知識,還要掌握學習研究物理的方法,這是對學習策略的優(yōu)化。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親自動手,邊觀察,邊總結,邊思考。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反對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老舊的學習方法。而應該在實驗結束后,在理解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數據、處理數據,最終得到結論。
(四)巧用媒體手段,豐富學生物理學習的手段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合理利用網路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恰當地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進行物理輔助教學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提高教學的立體感、直觀性和動態(tài)感。豐富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過程,補充和拓展實驗,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音調、響度和音色”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很難找到各種樂器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但是在互聯網上尋找各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另外,利用相關軟件演示樂音和噪聲的不同波形,可以直觀地看到其振動的規(guī)律性,學生學習起來更輕松,掌握效果較好。
(五)發(fā)揚民族,尊重學生學習物理的差異性
物理教學要建立一種和諧、民主的教學關系。傳統的物理教學過分注重“師道尊嚴”,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地位較低。新課程理念是把學生看作是有獨立意識的人,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學生不是被動接受學習的對象,而是學習活動中獨立的主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在情感上與學生達成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準確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營造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使物理教育成為促進學生人格健全與發(fā)展的過程。
三、結語
初中物理學習中方案和策略的選擇和建立,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轉變思維、積極行動,并真正把理論應用于實踐,使物理學習成為一門受歡迎的學科。
參考文獻:
[1]管建祥.物理新課程改革的支撐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和學習方式[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9(05).
[2]張暉.論學習策略教育[M].科學普及出版社,2000.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問卷法;成就動機;學習策略;學習成績
1 前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即開始同時注重動機因素與認知因素的研究,時至今日,動機因素、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關系研究,仍然是比較熱點的問題。前者試圖解決學生愿不愿學的問題,后者試圖解決學生如何學的問題。國內外學者的大量研究表明,動機因素、學習策略會對學生的成績產生影響,同時動機因素與學習策略的使用也是相關的。但是,以往的研究在方法上一般采用的是在一個時間點上測量學生的動機水平、策略因素和學習成績進行數據分析,因為動機因素、學習策略會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這樣的方法不能深入研究動機因素、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立足于對初中二年級學生在新開設的物理學科一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動機因素、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關系的變化,分析探討動機因素、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歸因理論、成就目標理論、自我效能理論、成就動機理論、內外在動機理論以及將動機分成表面型、深層型、成就型的理論等從不同側面研究了動機對學習的影響,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成就動機的期望一價值理論近年來不斷豐富發(fā)展,在國內還沒有具體的研究,本研究擬從成就動機的期望一價值理論的角度來研究成就動機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學者對學習策略的成分在各自的研究中作了不同的劃分,Mckeachie等人對學習策略的成分進行了總結,將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
2 對象與方法
2.1 被試 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初中二年級4個班級共180名學生。經過前后3次實測,因為被試各種原因缺失和填寫無效問卷,最終共有164名被試參加了所有3次測試并作答有效。其中女生94人,男生70人。
2.2 研究工具
2.2.1 成就動機問卷 該問卷由3個子量表構成。包括自我概念、期望和價值。
2.2.2 學習策略問卷 該問卷由4個子量表構成。包括元認知、一般認知、物理學科學習策略以及努力管理策略。動機問卷和學習策略問卷均由Pintrich、Wigfield及周國韜等人的研究基礎上重新編制修訂而成。通過在學期前期和學期后期施測的數據計算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所有分量表的Cronbach α值都在0.70以上,學期前期測得的策略量表的Cronbach α為0.8417,成就動機量表的Cronbach α為0.9036,學期后期測得的策略量表的Cronbach α為0.9413,成就動機量表的Cronbach α為0.9312。
2.3 施測過程
2.3.1 學期初成就動機測量 開學第l周當學生對物理學科還未熟悉的時候進行成就動機測試。成就動機問卷包括3個子成分,即自我概念、價值和期望。此時物理學科剛開始學習,物理學科自我概念還未形成,由一般學業(yè)自我概念代替。此時獲得被試一年級下學期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
2.3.2 學期初策略使用測量開學2個月左右,物理進行了兩個單元的學習并進行了期中考試,此時進行學期初策略使用測量。同時獲得學生期中物理學科考試的成績。
2.3.3 第2次成就動機測量在進行學期初策略使用測量的同時進行第2次成就動機測量。
2.3.4 學期末策略使用測量 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結束之后1周之內,進行學期末策略使用測量。此時獲得學生期末物理學科考試成績。
2.4 數據整理和統計分析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
3 結果
3.1 成就動機、學習策略與物理學習成績的相關 表中列出了學期前期、學期后期成就動機、學習策略與物理學習成績相關的情況。在學期前期和學期后期,成就動機的3個變量不論與一年級綜合成績還是與期中、期末物理成績都存在相關。學期初期,一般自我概念與成績的相關系數值要小于在學期末期物理學科的自我概念與成績的相關系數值。學期初期,期望與期中物理成績的相關系數值要略大于學期后期期望與期末物理成績的相關系數值。學期初期價值與成績的相關系數值小于學期后期價值與成績的相關系數值。
學期初期和學期后期兩個時間點上,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都存在相關。在學期初期,元認知策略與學習成績呈負相關,認知策略與學習成績呈較低的正相關,特定物理學科的學習策略與努力管理策略與學習成績呈較高的正相關。在學期后期,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與學習成績的相關系數值要高于特定物理學科的學習策略以及努力管理策略與學習成績相關的系數值。
3.2 學生在不熟悉物理學科的情況下成就動機對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預測以及二者對學習成績的預測通過路徑分析來檢驗在學期前期成就動機對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影響以及它們一起對期中物理成績的影響。首先以成就動機的3個變量一般自我概念、期望和價值為因變量,以一年級綜合成績和性別為預測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因為先前的學習成績對于成就動機、學習策略是有影響的以及性別在不同學科學習中的不同影響作用,本研究把先前的學習成績和性別作為預測變量投入到回歸分析中);然后以每一種學習策略使用變量(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特定的物理學科使用的學習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為因變量,以綜合成績、性別和3個動機變量作為預測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最后以期中物理成績?yōu)橐蜃兞?,以所有其它變量為預測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所有回歸分析使用的都是強迫進人法。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繪出學期前期成就動機對學習策略使用以及二者對期中物理成績的影響路徑圖,也就是在學生不熟悉物理學科的條件下,成就動機影響策略使用的情況以及二者影響學習成績的情況。
3.3學生在熟悉物理學科的情況下成就動機對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預測以及二者對學習成績的預測通過路徑分析來檢驗在學期后期成就動機對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預測以及它們一起對期末物理成績的影響情況。首先以成就動機的3個變量物理學科自我概念、期望和價值為因變量,以一年級綜合成績、期中物理成績和性別作為預測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然后以每一種學習策略使用變量(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特定的物理學科使用的學習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為因變量,以一年級綜合成績、期中物理成績、性別和3個動機變量作為預測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最后以期中物理成績?yōu)橐蜃兞?,以所有其?/p>
變量為預測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所有回歸分析使用的都是強迫法。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繪出學期后期成就動機對學習策略使用以及二者對期中物理成績的影響路徑圖,也就是在學生經過半個學期的物理學習、已經熟悉物理學科的條件下,成就動機影響策略使用的情況以及二者影響學習成績的情況。
4 討論
4.1 成就動機與物理學習成績的關系從表、圖發(fā)現,期望在學期前期和學期后期與物理成績的相關較一致,都存在較大的關聯。這說明,不管在什么條件下,學生對某一學科的期望水平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本研究發(fā)現,自我概念和價值與物理學習成績的關系在學期前期和學期后期是不一樣的。在學期前期,一般自我概念和期中物理成績的相關較低,一般自我概念不能預測期中物理成績,到了學期后期,物理自我概念和期末物理成績相關較高。價值與期中物理成績的相關系數值較價值與期末物理成績的相關系數低。在學期前期,學生自我報告的自我概念和價值不能更好的預測物理學習成績并不能說明自我概念和價值對物理學習成績沒有影響。因為,當學生還不熟悉物理學科的時候,學生還沒有形成物理學科的具體的自我概念,學生還沒有對這門學科的價值形成全面的認識,因此,學生所具有的一般自我概念不能預測剛開始學習的物理學習成績、學生自陳的價值水平不能預測剛開始的學習成績便可以理解了。而到了學期后期,學生會對這門學科產生全面、深刻、客觀的認識,由此形成的物理學科的自我概念和對這門學科的價值認識會對這門學科的學習產生影響??傊?,學期前期和學期后期的數據對比,進一步說明了自我概念和價值對學習成績是會發(fā)生影響的。
4.2學習策略與物理學習成績的關系從圖中發(fā)現,在學期前期,元認知策略負向的預測了期中物理成績,認知策略沒有成為期中物理成績的預測指標,特定的物理學科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正向的預測了期中物理成績。在表2中發(fā)現,在學期后期,4種學習策略均與期末物理成績存在相關,比較而言,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與期末物理成績存在較高的相關,而特定的物理學科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則與期末物理成績之間的相關較低。在圖2中發(fā)現,元認知策略預測了期末物理成績,而認知策略、特定的物理學科學習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則不能預測期末物理成績。
從學期前期和學期后期4種學習策略對物理成績的預測的變化情況,我們可大致了解從不熟悉物理學科到熟悉物理學科的過程中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當學生對物理學科還不熟悉時,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要受到這種不熟悉性的限制,學生面對并不熟悉的物理問題并不能發(fā)現使用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的條件,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的使用還不夠靈活,學生還不能在新的學科中使用他們在其它學科已經能夠靈活使用的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這兩種策略的使用還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了效用。此時,學生便去尋求其它策略來促進學習。此時,物理教師在剛開始教學時教授的特定的物理學科的學習策略便會起作用,學生會經常的使用此類學習策略。這種策略對于學生了解初學學科的特點,把握所學知識的本質會有幫助。同時,學生更多的努力、更大的堅持性對一門初學學科也顯得格外重要。當學生對一門學科漸漸了解以后,學生便開始能夠靈活、恰當的使用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盡管此時,學生也會經常使用特定的物理學科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以提高學習成績,但是,如何調節(jié)、計劃、監(jiān)控和使用一些認知策略進行學習將起到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性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基于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好奇心,通過相關問題的引導以及科學探索的方法獲取并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學習探究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形成探索性思維,從而達到對所學知識舉一反三、不斷豐富和深化的目的。2001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科學探究能力、養(yǎng)成尊重事實科學態(tài)度對物理學習、物理課程價值體現的學習目的和重要內容。[1]探究性學習方法對科學探究方法的借鑒以及對學生探究思維的培養(yǎng)和探索能力的開發(fā)和挖掘,對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可以獲得整合的、結構化、靈活的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見解。國內外諸多研究證明,探究性學習方法是學習物理的重要和有效方法,有助于創(chuàng)新性、探索型人才的培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探究性學習策略的前提和基礎。初中物理探究性學習策略需要以學生對物理的好奇心和強烈求知欲為引導來逐步展開。一般來講,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自己提出問題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這是探究性學習策略成功的重要一環(huán)。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設計課堂問題。第一,尋找存在于自然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物理問題入手,培養(yǎng)問為什么以及從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物理現象的意識和能力。例如在物質的形態(tài)和變化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調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物質并描述他們的形態(tài)、顏色、彈性、用途等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問學生冰、水蒸氣、水都是什么物質以及怎么轉變等問題調動學生對本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興趣。第二,通過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認知是一個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重新平衡的過程,以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就是通過一定的問題使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水平無法解釋一種物理現象,從而使學生心理從平衡到不平衡,然后再通過課程講解、探究性活動開展使學生心理重新達到平衡。[2]例如,在滑輪組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比較“一定一動”滑輪組和“二定二動”滑輪組的提升效果來制造懸念,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得到“一定一動”比“二定而動”更省距離的結論。教師不必立即糾正學生的結論正確與否,可以通過實驗對兩組滑輪做工情況、機械效率進行進一步的比較和研究,從而學生的結論,得出“同一機械來提升不同重物時,其機械效率不同;提升的重物越重,其機械效率越高”的正確結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思維。
二、誘發(fā)學生的探究靈感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師生互動已經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緊張活潑的教學氛圍將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充分應用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對課堂效果的重要作用,為學生構建一個鼓勵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探究性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探究性教學情景的營造貫穿教學過程,即使引導學生發(fā)現物理現象與自己當前知識水平存在的沖突,并通過問題的提出、假設和猜想來解釋這一物理現象,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假設和猜想進行實驗證明,從而掌握新的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和積累相關物理知識。對于學生提出的別有心裁的想法、與眾不同甚至違反常規(guī)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應該基于表揚和鼓勵,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誘發(fā)學生探究靈感。[3]
三、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鞏固和發(fā)展原有知識、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重要方面。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寓學于樂,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探索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習慣和能力。一般來講,初中物理探究性學習方法包括發(fā)現問題、提出假設和猜想、通過學習物理知識或者物理實驗驗證提出的假設和猜想、總結與評估、互動交流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在驗證環(huán)節(jié)包括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三個具體步驟。如此,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通過直接參與活動得到激發(fā),相關的課程內容也會在提出、分析問題、解決、總結問題的探究過程中得到很好地掌握。[4]
四、開發(fā)學生探究潛能
探究性學習與被動性、接受性學習相對,是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圍繞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和總結而開展系統性學習方法,以“靈活”和“動手”為主要特點。學生需要在求知欲、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實踐操作、觀察和動腦思考、總結。要開發(fā)學生探索潛能,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在帶動學生做好課本規(guī)定的基本探究性實驗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新性和探索思維,根據課堂目標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生活或者實驗器材等豐富素材,做出具有新意、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索潛能和學習興趣的課程設計,并引導學生自覺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自己提出問題并動手驗證,從而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探究潛能。
總之,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系統的學習方法和教學形態(tài),能夠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探究性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也會因為探究性學習方法的應用得到整體提升。因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掌握這樣一種教學形態(tài),引導學生掌握探究性學習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
參考文獻:
[1]江立海.新課程下初中物理科學探究教學初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06).
[2]胡林香.淺論初中物理課中的探究性學習實踐[J].科技信息.2010,(35).
1借助實驗導入和激趣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 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推理嚴謹周密, 知識的應用靈活多變,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在剛剛開始學習物理時,對物理充滿興趣,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非常高, 能自覺地學習物理.但是,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和學習的不斷深入,物理學習的難度也在不斷地增大,同時由于學生對所學的一些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得不透徹、掌握也不牢靠,在解決相關物理問題時常常遇到困難,教學要求不斷提高, 進一步加劇了學生物理學習的挫折感,尤其是在物理練習和物理考試中連連失敗,使得有一部分學生產生了物理學習的畏懼心理,對物理學習由主動學習變成了被動地學習, 進而發(fā)展成不愿意學習物理,失去了學好物理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從而放棄了物理學習.為什么會這樣?筆者認為我們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實驗”的作用.
如何發(fā)揮實驗的概念教學功能呢?
簡單地說應該注重實驗過程的嚴謹性,以及需要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科學地對比.“比較法”是物理學進行科學研究較為常用的重要思想方法,在學生初學物理的初中階段,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辨析物理現象、概念中的異同,能夠促進新的物理概念生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應用物理知識.
例如,“比熱”這個概念的教學,“研究物體的吸熱多少跟物質種類的關系”是重點內容,在實驗時要滲透控制變量法,同時要注重實驗的嚴謹性:
實驗觀察:“水”和“煤油”兩種不同物質的吸熱現象.
控制變量:要保證比較在同一標準下進行,必須排除對“質量”和“溫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擾,對實驗條件進行如下控制:取相等質量的水和煤油,控制初溫相同,兩者吸收的熱量也相等.
在進行實驗探究時,必須要突出主要因素,比如上述實驗主要應突出吸熱和物質種類的關系.
實驗探究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即引導學生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學習效率而主動去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根據學習任務的具體的特點在經過認真分析之后主動制定學習策略并在實際的學習中反復使用來提高概念學習效果.
2運用“比較法”,深化對概念本質的理解
初中物理概念多,不同的概念都具有各自本質,有聯系也有區(qū)別,有些非本質的表象往往容易模糊學生的視線,導致了混淆,筆者認為在概念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把握概念間的聯系,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征,深化對概念本質的理解.
例如,對于“重力”和“壓力”這兩個概念,學生往往容易錯誤地認為“壓力總是與重力相等”,為什么會這樣?學生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甚至有些同學更極端,認為 “壓力就是重力”,為了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到這兩個概念的差異.筆者設置了如下問題:A物體重15 N,將其放在水平地面上,現對A施加一大小為7 N,方向豎直向下的力,求此時,A對地面的壓力?
借助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從力的三要素分析并畫出重力與壓力的示意圖,從而認識概念的本質.
3聯系生活、對比生活建立概念
初中物理概念往往比較抽象,但是大多與生活有聯系,或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對比教學,將一些看似深奧難懂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常識聯系到一塊,有利于知識的內化.
例如,“電壓”這個概念,從其本質上看該概念與電場力做功的概念有關,不過初中物理教材中沒有交代,而是單刀直入,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有部分學生不理解,更說不出它的物理意義,如何幫助學生理解這個概念呢?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聯系生活進行對比的方法.用多媒體展示水流的形成,讓學生觀察實驗并進行對比分析,從現象的觀察中總結得出水要能夠流動必須要有水位差(水壓),然后引導學生從電路、電流的形成過程等方面進行進行類比,建立概念.
4循序漸進、拾階而上
物理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在于將“淺顯化”的物理現象上升為“規(guī)律化”的物理理論知識,這一過程必須讓學生自主探究來實現,學生學習時如果僅僅停留在現象的學習過程中顯然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分析,從“淺顯化”的物理現象中發(fā)現混亂和變化,從中探索一種有序的規(guī)律,實現現象與意義上的和諧統一,總結出結論并用來解釋物理現象,實現對直接經驗的超越.
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要重視學生對“物理現象”的積累,其次在積累的基礎上要對資源進行歸納和抽象,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提升,在理論知識自然得到后,物理現象退到客置,用理論知識來進行物理現象的解釋,同時作為輔助記憶理論知識的重要媒介,因此,從物理現象出發(fā)通過個體感受、類比、理解等一系列理性分析過程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內化.
【關鍵詞】初中物理 學習策略 研究
我國現階段提倡的素質教育和減負運動已經初見成效,但作為初中生,作業(yè)多,課業(yè)重的現象還是十分普遍的。初中物理課作為初中階段比較難學的科目之一,一直困擾著初中生的學習。他們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實現初中物理課的高效學習,就必然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
一、做好初中物理課的預習工作
據調查發(fā)現,初中生遇到生僻的問題經常會出現焦慮的癥狀,如果是遇到熟知的問題或者遇到過的事情,即使不能及時解決也不會出現焦慮的癥狀。如果學生熟知學習的新課內容就會感覺輕松,更容易理解,由此可見,預習在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具體的預習過程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于新知識,學生要結合以往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鏈接,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在預習后,要結合一定的例題,去解決相關的問題;另外,還要學會總結,總結前后知識的聯系和做題方法的聯系。老師對預習工作也要加以重視,進行一定的檢查和驗收工作,并進行一定的獎懲,激發(fā)學生預習的興趣和欲望。如在學習《生活中的透鏡》時,讓學生結合導學案進行預習。學生自學課本P62-63一、二段 照相機。(1)仔細觀察圖3.2-1,你看到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_____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這個鏡后會在膠卷上形成一個_____的像。(2)膠卷上涂著一層_____的物質,它在曝光后發(fā)生_____,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卷上,經過顯影、定影后成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3)比較物體、像到鏡頭的距離,會發(fā)現物距____像距,像___物體(填大于、小于)。
二、發(fā)揮課堂有效功能,實現高效學習
要想達到高效的課堂學習效果,必須做好課堂學習。在教師講授過程中,學生要專心聽講,一是,仔細看物理老師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勢;二是,要全神貫注地聽老師的提問、點撥、歸納以及同學的發(fā)言;三是,要積極思考、聯想;四是,要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應發(fā)問,敢于質疑。在課堂學習中,不要一味的去聽老師講解,要主動參與,與物理教師形成互動和雙向交流。對于課堂知識,要盡量隨堂消化,不懂就問,針對比較難的題目,一定要迎難而上,不可自暴自棄,故意避開不懂的知識。
三、結合實際,多加練習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側重于對物理知識的傳授和學習,而相關練習則是側重于對知識的消化與鞏固。為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運用物理學知識,做好一定的練習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初中生來說,課堂知識能否有效利用于現實問題的解決之中是檢驗題目課堂學習效果的試金石。做好相關的練習可以檢驗題目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鍛煉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使物理學習的知識能聯系實際,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題目對知識的印象和記憶。如在講解完《熔化與凝固》時,可以讓學生做這道題目,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如圖所示,為某種晶體熔化過程的圖象。由圖可知,該晶體的熔點為_____,熔化過程用了_____min,該晶體可能是_____。
四、掌握初中物理課的記憶方法
對于初中物理課來說,牽涉的物理知識比較繁雜,概念性的知識比較多,并且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同學會感到比較難記憶難,并且容易忘記。因此,在學習中注意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培養(yǎng)記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記憶,只有理解了知識,領會到了它的真正內涵,我們才會記憶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記憶,為了提高記憶效果,可以采取適合自己的趣味記憶方法,如順口溜記憶、諧音記憶、分組記憶和相同點記憶等等。對于個別應用不多、暫時不好理解的知識,可以采取機械記憶。如順口溜記憶法,托盤天平的使用:托盤天平要放平,游碼復位再調衡,左盤放物左砝碼,砝碼要用鑷子夾。連接電路怎么辦:串聯很簡單,各個元件依次連,并聯有點難,連干路,標節(jié)點,支路可要條條連,連好再檢驗。還有電表怎樣連:A表串其中;V表并兩端。
五、充分的物理學課外閱讀和實踐
為了拓展知識視野、歸納知識內容、提高解題技巧和掌握解題方法,適當的課外學習和課外閱讀時十分必要的。在部分課外閱讀刊物中,設有學法指導、知識歸納、概念辨析、解題技巧、章節(jié)訓練、競賽輔導、趣味生物、及科技動態(tài)等欄目,是教與學的良師益友,值得一讀。另外,翻看一些科學雜志刊物,看些有關于物理知識的書籍,影視作品等都有助于初中物理課的學習。一個知識面寬泛的人,在學習和理解知識的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對于初中物理課的學習也是一樣,掌握一些物理課外常識也會促進初中物理的學習。初中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是指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之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安排的各種物理教學活動。學生參加各種課外實踐活動,不僅能幫助他們復習、理解、記憶學過的物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吸引他們探索新的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