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精品福利视频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亚洲免费99在线

<menu id="gkyya"><noscript id="gkyya"></noscript></menu>
  • <strike id="gkyya"><source id="gkyya"></source></strike>
  • <rt id="gkyya"><code id="gkyya"></code></rt>
  • 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核心范文

    時間:2023-08-29 16:28:18

    序論:在您撰寫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核心

    第1篇

    關鍵詞:信息技術 學習興趣 主動性 優(yōu)化教學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廣泛傳播,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我們更新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手段輔助生物教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更為傳統(tǒng)教學注入了新活力。生物學科在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闊視野、提高能力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下面,我就有關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與體會。

    1.課件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也是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情境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材所描繪的情景,創(chuàng)設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在生物學的教學中要經常運用電教媒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色彩鮮明的聲像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使抽象難懂的教學內容變得妙趣橫生、生動有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比如教師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教學時,可以首先播放我國特有的珍稀保護動物――大熊貓生活的錄像片段,展示它那笨拙可愛、憨態(tài)可鞠的形態(tài),把大熊貓的可愛可親的形象展示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并且使學生獲得豐富生動的感知,收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比如在講《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欣賞著名歌唱家演唱的歌曲《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這首美妙的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歌曲,讓學生的思緒情不自禁地走進那美麗的大自然,領略大自然那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要,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而然導人了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形形的生物,并配以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引起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這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探索,使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欣賞豐富多彩的生物物種,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同時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做到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體現(xiàn)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特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視頻展示,加強直觀,優(yōu)化教學。

    視頻演示儀在教學中使用,可起到優(yōu)化實物、標本、模型和圖片等的演示。生物學教學中,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等知識是教學的基本內容。實物、模型能體現(xiàn)“直觀性原則”的作用。但學生離得遠,這樣,實物、模型就顯得太少。而運用視頻演示儀能夠由遠化近,由小化大,可以更好地貫徹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比如教師在進行八年級下刪的《植物的生殖》中“植物的有性生殖”的教學時,就可以在視頻演示儀上對“桃花模型”進行展示示范,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可以很快地讓學生掌握花的結構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又比如教師在進行“觀察鳥卵的結構”的教學時,可以在視頻演示儀上進行示范,引導學生邊操作邊觀察。這樣,學生就很好地認識了鳥卵的結構及其卵黃上的胚盤。視頻演示儀真實直觀地輔助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更好、更快地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如臨時裝片的制作、實驗用具的操作要領等,這樣就解決了實驗教學中因學生多、課時有限等原因而導致的個別指導難的問題,使教師指導到位、學生操作得法。

    3.音像播放,化靜為動,突破難點。

    多媒體課件聲像并茂,使信息傳遞形象化、色彩化、動態(tài)化,有利于強化概念、揭示原理、突出重點、分散和突破難點。隨著生命科學的發(fā)展,生物學教學中涉及大量新成果,而且常常是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比如教師在進行八年級生物上冊中《動物與人類生物的關系》關于“生物反應器”的教學時,由于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于理解,但它又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多媒體視頻播放《生物反應器》錄像,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學生邊觀看邊思考,這樣學生很好地突破了重點,解決了難點。計算機以其豐富的功能,給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老師可以經常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配置功能,運用掃描儀掃描相關圖片,也可以從網絡上下載教學中所需要的相關圖片,還可以將圖片、動畫資料、聲音、文字等資料運用到制作課件中。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時,強化了直觀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使畫面與文字有機地結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過程化銜接,課堂分析簡潔明了,使教學過程實現(xiàn)了條理、層次和序列的更優(yōu)化。在生物教學中,老師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還能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有機地滲透德育教育。如環(huán)保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4.多媒體課件促使學生更自主地探討知識,學習更主動。

    第2篇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生物課堂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物的形態(tài)特征、生物特點、進化等方面知識的學科。由于生物種類豐繁多樣,很多生物形態(tài)我們并未見過,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我們只能簡單的以掛圖、模型等呆板的教具展示給學生,從而使得生物學原本的生動有趣被埋沒。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并逐步走進課堂將轉變這種教學弊端。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通過合理利用,能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下面結合我具體的教學實踐談一下這個問題。

    一、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增大課堂教學容量

    生命的生理過程,往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怎樣加深學生對生理過程的理解,是學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識的關鍵。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這話很有道理。以往的教學模式,單純地教師講解,學生只能靠想象來理解。現(xiàn)在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想象直觀地展示一些生理過程,這樣可以減少在描述上所花的時間,從而能夠增大課堂容量。例如:在講解七年級(蘇教版)《血液循環(huán)》一節(jié)時,心臟是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要先講清心臟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僅僅靠語言描述,就是講一節(jié)課也解決不了它的收縮和舒張問題。我們可以在用語言講解的同時,在投影上展示出心臟的結構圖以及心臟收縮和舒張的動態(tài)形象。用鼠標指示心肌、心房、心室以及心房和心室相通、心室和動脈相通,講到哪部分,哪部分作相應的運動,最后再展示心臟全貌,使學生視聽并用更易于掌握,而且花時不多。這樣不僅使教學內容超越了課本知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而且節(jié)約了時間,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大了課堂教學容量。

    二、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改變復習課的教學方式

    在復習課中,多媒體的合理利用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復習課的容量本來較大,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容易混淆學生的視聽,我在復習課中嘗試使用多媒體,對于一些需要展示的東西讓學生直觀的看,不但節(jié)省時間,而且豐富了教學的形式,使得原本枯燥的復習課變得豐富多樣,教學效果良好。例如:高二生物DNA的復制,轉錄及基因表達的過程,在教授新課時為了突破重點采取的是板圖講述的方法,花時較多,適用于新課教學。在復習課中,我采取的方法是使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些過程一一展示出來再結合一定的講述,這樣花時較少,但能夠將一個生理過程完整的展示,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到復習的目的又增加了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

    生物學教學中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把一些微觀的生理過程轉化為宏觀的生理過程,學生能夠形象直觀的看到,不但能夠幫助理解,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例如:七年級生物(蘇教版)“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一節(jié),氧氣分子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人體在組織里最終交換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又排出體外的過程。如果拿文字進行描述或展示靜態(tài)的掛圖,學生容易分散注意力,因而達不到教學效果。但利用SWF格式課件展示給學生一個氧氣分子在體內的旅行過程,激發(fā)學生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教學效果良好。

    四、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互惠互利

    多媒體的特點是形象直觀,但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用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比如有一些需要嚴密推理講解的內容不適于運用多媒體,否則,學生就會有一個看無情節(jié)電影的感覺,留不下任何印象。例“自由組合規(guī)律”實驗的講解,運用多媒體似乎可以避免繁雜的推演,可恰恰這推演是幫助學生理解的一個關鍵。應該是在詳盡的推演結束后再采用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在屏幕上形象地顯示豌豆的高莖、矮莖、圓粒、皺粒、黃色、綠色;果蠅的灰色、黑色、長翅、殘翅等形態(tài),用不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后代出現(xiàn)不同的雜交類型。通過實驗得出了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然后再用子表一代與隱性親本雜交,驗證遺傳規(guī)律的正確性。這樣,使本來復雜抽象的問題變得深入淺出,學生感到簡明易懂,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多媒體教學雖然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但他自身也有一些弊端。一節(jié)課的好壞不在于它是否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而在于他是否讓學生接受,是否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改革,雖然可為師生打開一個充滿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強了教與學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參與熱情,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效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但在多媒體教學中一定結合實際情況不要濫用多媒體。

    六、純理論的內容不適合于用多媒體

    用多媒體講課,應該展示的是一些無法直觀看到的生理過程,或者是一些珍奇的圖片、視頻,純理論的內容不適合用多媒體。課件上不要出現(xiàn)成頁的字,多媒體不能代替板書,如果把板書以電子講稿的形式制成所謂的課件,在上課時通過多媒體演示,這樣的課件是浪費資源,影響教學效果。

    七、可能會削弱學生的觀察力

    第3篇

    【關鍵詞】高中生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合理應用

    在高中階段,生物課的課堂設置定位于集專業(yè)性、社會實踐性以及實驗性與一體的綜合學科,廣大授課教師在實施教學的具體階段,通過積極地轉變教學思路,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不僅僅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更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這對于他們今后在生物學科上有更深入的研究以及興趣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積極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生物學科自身的屬性決定了它與語文、歷史、政治之類高度人文化的學科有著十分巨大的差異,生物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種種自然現(xiàn)象決定了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簡單的通過語言講解以及死記硬背式的填鴨式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好奇心,更為災難性的后果是,傳統(tǒng)的利用模型以及教師現(xiàn)場的作畫展現(xiàn)課堂內容,不僅僅對生物教學中應有的動態(tài)傳遞造成了忽略,更使學生將生物學科定義為枯燥、無味、死板的一門抽象性科目,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毫無關系。通過有效的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授課教師不僅僅能夠將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部分進行動態(tài)展示,更能夠有效地通過文字、圖片、影像資料的組合為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課堂內容,從而降低相關知識的學習門檻,提高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二、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具體應用方式

    (一)有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往往會涉及到大量微觀生物的相關知識,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因為見不到真實可感的畫面以及動態(tài)演示而無法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準確的理解以及感悟,通過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有效參與,“教學難”的問題可以得到十分有效的解決。舉例來說,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變》的教學上,筆者通過使用網絡引擎,搜索到大量的細胞生長、分化、癌變以及分化和衰老的圖片以及動態(tài)演示影像資料,在進行具體篩選后,使用科學組合的方式將其合理安排在授課過程中所具體使用的教學課件中,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采用動態(tài)演示以及圖片展示相結合的方法,將細胞分化、癌變以及衰老的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以及特征進行了重點講解,有效地化解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原有的枯燥無味抵制感,創(chuàng)設出使他們樂于學習、積極探索的課堂情境,促進了整個課堂的高效開展。

    (二)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參與下,將課堂難點逐一突破

    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具體理論、概念、原理一直是學習中的難點、重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由于缺乏科學、高效的教學手段輔助,這一部分授課教師通常會采用讓學生直接背誦的方法進行教學。然而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導致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由于學生對概念內容理解不全或者是根本就沒有理解,這導致他們在實際背誦過程中,無法精確的對概念進行重現(xiàn)。有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參與,這個難題便迎刃而解了。舉例來說,在對免疫部分的授課過程中,涉及到特異性免疫的相關知識與定義,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對這一部分的準確理解,從而降低學習具體知識的學習門檻,筆者在具體授課過程中,通過使用具體的圖像展示,將特異性免疫的分類、特點以及形成過程做出了形象的演示,學生通過這一系列的前期學習與直接感知,對于特異性免疫的具體過程獲得了十分形象的概念,開展教學中的巨大攔路虎被有效解決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便得到了十分有力的保障。

    (三)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將教學內容積極地拓展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便是其具有極大的開放性,使用者可以利用網絡搜索到諸多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獲知的圖片信息、科研成果以及理論動態(tài)進行及時的課堂講解,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的學科知識,在有效拓展視野的同時,增加他們對該門學科的學習興趣。舉例來說,筆者在對學生授課過程中,講解到《動物細胞工程》這一部分時,不僅僅對學生進行必要原理講解、細胞工程意義的常規(guī)課堂內容的講解,更通過網絡搜索,使學生了解到現(xiàn)今世界上的動物細胞工程研究情況以及我國甘肅省動物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相關研究成果,學生更為全面的獲得了關于該部分學習內容的知識,他們的知識素養(yǎng)不僅僅在理論知識上得到了提高,實際運用的具體知識也有效地得到了拓展。

    通過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學生能夠在相同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識量,這對于他們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助作用。教師應當抓住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重要輔助教學作用,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組合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深感興趣,從而主動地對課堂知識進行探索,通過調用多種思維方式,不僅僅會在學習成績上得到快速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也將明顯改善,這對于新時代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高中生物教學中積極的使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能夠對課堂效率進行有效地改善,從而創(chuàng)建出更為和諧、向上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生物教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不能夠只重視到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便利而忽略試驗的開展,更不能夠將所有的知識不加選擇的全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應該有針對性、有重點的選擇,這樣才能夠確?,F(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合理運用。

    參考資料:

    [1] 李明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J].新疆教育.2013(06):414-415.

    [2]張彬.談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轉變[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9):125-126.

    [3]王敏利.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3(01):152-153.

    第4篇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單一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該環(huán)境應能支持情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也就是實現(xiàn)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的方式(這正是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教與學方式),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乃至創(chuàng)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fā)生根本性變革(所謂教學結構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wěn)定結構形式,是教學系統(tǒng)四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與教學媒體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xiàn)),從而使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落到實處。

    二、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整合模式的構建原則

    1.主體性構建原則

    在生物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

    2.開放性構建原則

    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封閉性,生物教學內容應緊密聯(lián)系生活、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實際。

    3.實用性構建原則

    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模式應成為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生物課程和生物教學之間的橋梁。

    4.探究性構建原則

    生物教學中通過情境―探究―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探究生物學知識的生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5.多樣性構建原則

    教學模式的構建不應是唯一的、固定的,可根據生物課的課型、內容和特點進行多元化。

    三、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整合的兩種模式

    1.基于課件的探究式整合模式的構建

    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得到幫助,鼓起勇氣,發(fā)揮長處,穩(wěn)步前進;使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能力得到培養(yǎng),發(fā)揮優(yōu)勢,突飛猛進;使學生形成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行為。在課件的設計上“以學生為中心”,在課件結構上采用模塊化,變“線性結構”為“非線性結構”,將課件設計成學生學習的資料庫,并注意增強課件的交流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課件能根據教學需要而隨意調用。同時,考慮各類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饋情況,重視反饋練習的安排,使學生所學內容及時得到鞏固。

    (1)研究方法

    恰到好處地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探究的興趣和積極性。第一,強調設計的探究式的學習情境應該是真實、自然的。第二,情境的設置必須有可探究性。一方面,情境設置的復雜程度應適度,另一方面,設置的情境應具有新穎性,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第三,創(chuàng)設的探究情境應具有發(fā)散性,即學生由此生成的問題或解答時具有多元性。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問題的自主生成居于探究式教學中心位置,教師應鼓勵、支持、幫助學生學會自主發(fā)現(xiàn)和生成問題,進而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2)實施過程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課件形式整合于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拋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完善教學。

    (3)評價

    采用課件媒體配合教學,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傳遞的容量和速度,而且可以從多方位、多角度給學生以新奇的感官刺激,最大限度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優(yōu)點:以問題為核心是探究式整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教師把知識轉化成問題,學生圍繞問題展開知識構建,靈活地掌握知識,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工作奠定了基礎。

    不足:多媒體課件是教師在課前制作的,程序性強,課堂上不能做到即時修改。

    因此,要做到因材、因人施教,必須結合必要的板書,對一些重、難點突出并解釋。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即時根據學生的反應,把問題講得清楚明白。因此在利用該模式進行教學時,應善于揚長避短,更好地發(fā)揮該模式的優(yōu)點,以提高教學效益。

    2.基于資源庫的導學式整合模式的構建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睂W生在情緒、興趣、注意、思維諸多方面存在著各種差異,個體的差異對學習的影響非常重要。如在傳統(tǒng)班集體教學中,同一個教師、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有著相當的差距?,F(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最好的學習是自主的、個性化的探索性學習。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個性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利用信息技術這個開放的平臺,在教學目標確定后,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xiàn)目標,從而使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任務。利用信息技術的多媒體特征,可以將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信息組合起來,鏈接成一個網狀結構,實現(xiàn)對同一內容的多種描述,這樣許多生命現(xiàn)象、生命活動規(guī)律就可以以文字、插圖、音像資料等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學生對哪種形式感興趣,就利用哪種形式去整體感知、進入情境,學習生物學知識。建立一個信息交流的立體網絡,可為師生多向信息傳遞提供一個平臺,增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使教學兼有單向、雙向和多向交流的多重色彩,并能兼顧每個學生客觀上存在的能力和知識方面的差異,分層教學,形成多元化、個性化學習行為,極大地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幫助學生從“學會”轉向“會學”,使學習真正成為終身行為和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李爍.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其它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2,4,(5):83-86.

    第5篇

    關鍵詞:信息技術 生物教學 有效整合 適量適時 探究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教學方式轉變的提出,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許多生物教師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以及與生物教學的整合存在一些困惑,本人在實踐中也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方法。本文試從這一角度談談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的模式,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

    一、開展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生物學作為本世紀的熱門學科,其學科發(fā)展速度、學科內容更新速度日趨加快,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生物學科教學的實際需求,而在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問題。

    1、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切忌做表面工作

    在目前的生物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已經廣泛的被使用,但是存在的問題是信息技術完全代替了課堂教學中的其他重要手段。

    2、過于追求課件的完美,忽視課件的基本功能

    有些老師為了突出體現(xiàn)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不顧是否有利于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將各類文字、圖像、動畫、聲音、影片等一股腦地加進去,追求信息技術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節(jié)課下來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術的作用,結果導致教學內容主次不分,教學目標不明確。

    3、選擇教學內容,合理使用媒體

    選擇要表現(xiàn)的教學內容,這是制作多媒體課件的第一步。這一步必須建立在把教材鉆透的基礎上,只有鉆透了教材,才能找出媒體的最佳作用點。

    4、適量適時的使用信息技術,切忌過多過濫和喧賓奪主

    媒體輔助教學中應把握好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的合理使用,切忌過多過濫。必須恰到好處地、靈活地使用多媒體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整合的實踐

    1、與教學內容整合的實踐

    在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我嘗試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符合學習主題的學習情景,通過課件、視頻、動畫、科學動態(tài)模擬等,演示微觀或宏觀的生理變化,加強直觀性,激發(fā)學習興趣,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輔助實驗教學。

    2、與教學過程整合的實踐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多為教師講授,學生主動參與較少。在學生人數很多的班級,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很難做到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

    3、與教學方式整合的實踐

    從教學方式的變革看,信息技術可以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逼真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實現(xiàn)自主性學習。

    三、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有效整合模式的探究

    傳統(tǒng)生物教學偏重知識系統(tǒng)教學,現(xiàn)代生物教學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重視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

    1、教學內容問題化

    根據生物學科性質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特點。由教師和學生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各種形式的有價值的問題,并在網絡上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在課內外的探究性學習設置邏輯起點。

    2、教學過程探究化

    學生主動地獲取由教師匯編整理并放置在網絡上的相關資料以及其它的網絡資料,在獲得基本知識之后,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著相關的問題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教師以平等的姿態(tài)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由傳統(tǒng)的傳承型轉變?yōu)樘骄啃汀?/p>

    3、教學活動網絡化

    在教學活動中,改變過去教學內容主要來自于教科書的單一狀況,強調培養(yǎng)學生從網絡資源中獲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組、創(chuàng)造教學內容的能力,養(yǎng)成學生從網絡獲取資源的能力和習慣。

    4、教學結果創(chuàng)新化

    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的確立,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得到發(fā)揮,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人格,其基本教學模式可以下圖來表現(xiàn)。需要強調的是: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是動態(tài)的,可根據具體內容靈活變動時間跨度和環(huán)節(jié),并不意味著某一節(jié)課一定要具備所有環(huán)節(jié)。

    四、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生物教學整合中的收獲與體會

    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生物學教學,在制作生物學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科學選題

    多媒體技術,是生物學教學手段中的一種,對生物學教學起輔助作用,不是所有課程或某一課程的所有內容都適合或都需要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就生物學教學而言,選題一般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難點。

    2、精心編排設計

    課題選定后,要使生物學多媒體課件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還需要精心設計,即根據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進行總體設計。

    3、多收集素材

    生物學教學所需素材極為廣泛,包括文本信息、圖片信息、各種動態(tài)信息等。因此,生物教師在平時要特別注意收集信息,積累豐富的素材。

    4、多次修改

    制成的多媒體課件幻燈片,一方面根據課堂使用情況,收集反饋信息;另一方面廣泛征求同行的意見,集思廣益。對課件進行反復修改,使之更符合遠程課堂教學規(guī)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之,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有效的學習,不論進行什么樣的嘗試,都應該首先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而非教師的演示,只有將學生的學習始終放在第一位,將學生的學習效果放在我們進行各種教學嘗試的評價首位,我們才能真正實現(xiàn)國家課程改革制定的總目標,才能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來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寧,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教育技術通訊

    2.施良方主編:教育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上海,華師大出版社

    3.何克抗:《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4.章劍衛(wèi),姚灶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中國電化教育,

    第6篇

    關鍵詞:現(xiàn)代信息技術 生物教學 整合 與時俱進

    一、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以前我的多媒體教學只停留在公開課、評優(yōu)課、示范課上,平常的教學主要借助的工具就是幾幅掛圖、幾個靜態(tài)的模型,很多內容靠枯燥的語言很難表達,盡管我努力徒手畫出生物教學中的一些圖片,效果還是不好。如何讓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直觀、形象、生動、簡單易懂呢 ?一次次嘗試中,現(xiàn)代信息技術憑借著“聲、色、光、電”俱全的優(yōu)勢成為了我的最佳選擇。它為生物教學帶來了形式多樣的、聲色俱全、圖文并茂的素材,這不僅使生物中微觀的、抽象的內容宏觀化、具體化,大大降低了教學的難度,更易于學生掌握,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最近我們正在學習《免疫》,我先引導同學們將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想象成敵人要進入一座城堡要通過的三道關卡,每道關卡都有士兵把守,當病原體入侵時,駐守防線的成員就開始了堅決抵抗,他們展開殊死搏斗。當第一道關卡出現(xiàn)了問題,皮膚、黏膜受損,人體就會虛弱,免疫力下降,第一道關卡被攻破后,第二道關卡必須上陣了。把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設計成動畫片中反面的卡通形象,防線上的士兵個個英勇威武。同學們就如看喜愛的抗戰(zhàn)片輕松掌握了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還有在講《珍愛生命》這一章時,我收集了大量有關吸煙、喝酒、吸毒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圖片和音像材料,大多與青少年有關,結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剖析原因,還有一些人因為不良生活習慣遭受病痛的折磨。讓同學們看到這一幅幅活生生的畫面要震撼,然后反思,就如《學記》中所說:“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這也正是生物課程目標的體現(xiàn) ,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當然,凡事都有利弊。在享受現(xiàn)代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成果時,還要注意到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中存在著現(xiàn)實的問題。以多媒體教學為核心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只是輔助我們教學的手段,而有些老師卻失去了自己的主導地位,對多媒體缺乏駕馭能力,一味地追求花樣,過度使用視頻圖像,卻忽視了強調教學重難點,還有的老師過分依賴多媒體,連教材內容都不熟悉。師生共同關注于眼花繚亂的圖片,就違背了多媒體教學的本意。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是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生物科學素養(yǎng)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同時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信息化教育技術憑借著“交互高強度、信息高密度和反饋高效率”等特點已經走進我們的生物課堂,無論是對輔助教師的“教”,還是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學”來說,都能夠提供強大的支持。但我們也要選擇合適的內容在合適的時間,利用恰當的媒體適度使用。

    三、做與時俱進的老師

    第7篇

    生物實驗教學對于學生驗證所學的知識、理解知識的發(fā)生過程、鍛煉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生物實驗常受多方面的限制,制約了生物實驗的開展,如有的實驗因周期過長無法在課堂上或實驗室進行,有的實因驗觀察對象太微觀難看清等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為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條件。近年來,筆者把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效地運用到生物實驗教學中,優(yōu)化了實驗過程、拓寬了信息渠道、提高了教學效果,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了應有作用。

    1 利用信息技術裝備積累信息,建立教學資源庫

    計算機網絡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信息容量大。信息資源庫的建設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尋找分類網上的相關信息,二是整合各學校和有關部門的教育信息資源。在此基礎上建設適用的信息資料庫。

    1)圖片資料可以從生物報刊雜志上選中后,再用掃描儀引入計算機;一些實物可以用數碼相機拍攝引入;也可抓圖軟件從視頻資料或Flash中獲取,如超級解霸3000、Flashsnap。

    2)文本資料也可以當作圖片一樣,用掃描儀引入,當然最基本是直接錄入。

    3)購買素材庫光盤,在軟件商店和音像店都有很多類型的素材光盤,例如自然風光、動物類、植物類,圖標類、Gif、Flash等,可以根據需要挑選。

    4)各種資料都可以從互聯(lián)網上搜索下載??梢酝ㄟ^搜索引擎,鍵入關鍵詞進行搜索。比較常用的搜索引擎有Google、百度。還可以直接訪問一些教育教學網站和生物專業(yè)網站查找,如生物教學資源網()、中學生物教學資料網(http://)等。

    5)為了節(jié)省時間減少工作量也可以直接下載一些課件,并根據需要進行一定的修改,最后把所需要的拼起來。

    2 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營造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處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的能力,其良好的交互性能和視聽優(yōu)勢,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如“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時,首先用錄像放出自然界五彩繽紛的鮮花和動物世界等影像資料,讓學生感受植物花的多樣性、美麗和動物的千奇百怪,然后讓學生觀察幾種植物和動物細胞。在愉悅的實驗情景中,學生輕松地掌握了相關知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激活。

    有些生物實驗和內容我們根本無法進行,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如Flash等工具軟件)可以進行模擬實驗,使許多在正常實驗條件下難以觀察到的實驗事實能真實地顯示出來。如在講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等內容時,運用多媒體動畫,將實驗過程動態(tài)模擬出來,直觀地顯現(xiàn)在眼前,學生的感觀被充分激活了,可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興趣。

    3 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強化實驗設計,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效果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巧妙地將一些靜態(tài)實驗變?yōu)閯討B(tài)實驗,也可以將一些動態(tài)實驗靜態(tài)處理。例如,在講述有絲分裂的各時期的染色體行為時,我們將顯微攝影的一些圖片用Authorware處理,將染色體的行為過程制作成動畫,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手段將活動畫面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有絲分裂中染色體行為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效果會非常好。又如,動物的運動。動物的運動是很快的,很難看清楚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以慢放和定格展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印象深刻。

    4 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拓展生物科學知識,豐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觀念,將學生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化為主動的參與式學習,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異思維的培養(yǎng),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知識都是由實驗得出的。教師應引導學生挖掘教材和科技信息中的這些隱性科學知識,鼓勵學生多接受一些科技知識和科研成果,如在網上搜集一些生物學科研實驗、科研成果應用等資料,讓學生真切地體驗科研過程,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意識是大有幫助的。

    總之,創(chuàng)新型教學要求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用“創(chuàng)造性的教”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創(chuàng)設條件。生物實驗不僅要達到教材常規(guī)實驗目的,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們要讓現(xiàn)代教育技術走進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陸霞.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09(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