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6:28
序論:在您撰寫道德法律人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論文摘要: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法律與道德相為表里,甚至融為一體。在今人看來純屬道德范疇的事情,恰恰正是傳統法律重點制約規(guī)范的對象。加強對傳統社會中道德法律化的研究,特別是對道德法律化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表現、歷史演變及形成的原因進行研究,將有助于客觀評價傳統法律體系的歷史作用及對現實的影響。
一、道德法律化的內涵與特征分析
探究道德法律化的特征,必須先探究“德”或道德在中國古代社會的內涵。《康熙字典》引《正韻》言:“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蛇之稱也?!薄墩f文解字》釋“德”為“登”。段玉裁注“俗謂用力徙前曰德”??偨Y古人對“德”或道德的解釋,概括地說,“德”便是努力向善。道德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體系,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階層亦有不同的標準。由于道德內容十分豐富,所以道德法律化的內涵也十分復雜。道德法律化中的“德”,一是相對法律而言,德是目的。這一點在西周表現得尤為突出,周初統治者認為夏、商“不敬其德,乃早墜厥命”。鑒于夏、商的教訓,統治者認為為政必須以敬德保天命為目的。于是,用刑用法必須要合乎“敬德”的原則,這就是《尚書》中《康浩》與《多方》中屢次提到的“明德慎罰”??鬃蛹昂笫廊寮乙鄬⒌赖伦鳛樽非蟮哪康?。與戰(zhàn)國法家欲建立皆有法式的“法治”王國相比,孔子及后世儒家要建立的是道德的王國。在道德王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由善美的人情來維系,整個社會充滿了和諧;“父子有親,著臣有義,夫婦有另叮,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人人以仁待人是道德王國的特征。二是相對法律而言,道德是一種更高明的治國手段??鬃友?“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作為治國手段,“德”的高明之處在于可以預防犯罪,可以標本兼治,可以使人知恥而不為非。由于“德”同時具備目的與手段兩重性,所以以道德為原則的道德法律化勢在必行。道德法律化使中國傳統法律具有了以下顯著特征:
首先,“人情即法,情重于法”。中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于世。禮重家族、重親情。父子、兄弟、親朋、故舊、門生、故史方方面面的人際關系將人們置于“情網”之中,這個情網不僅泯滅了個人性格的發(fā)展,而且足以形成抗衡國法的力量,道德源于人情,道德法律化實質上是以道德為法律之靈魂。自漢代后,立法、司法是否能體現人情,成為人們評判君主、官吏及法律的標尺?!叭饲榧捶ā北憩F在法律中有諸多由體現人情的條義,如不孝、惡逆、存留養(yǎng)親、親親相隱等;“情重于法”則表現于司法實踐中對烈女、孝子、俠客等的開釋赦免上。“凡聽訟理獄,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權輕重之序,測淺深之量”(《公平》)。唐代魏征如此精辟地總結了中國古代法律的特色。
其次,“有其法尤貴有其人”(《刑制總論·唐》)。在中國古代社會,法的建設位居次位,“人”位居首位。《荀子·君道》中言:“君子者,法之原也?!痹谥袊糯J為有君子則有良法。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人們對法律的評價,不只是看法律自身的完善與否,同時更要看執(zhí)法之人自身的道德品行。許多孝子、清官、循吏斷案不僅能使當事人口服心服,而且還能起到教育一方民眾的作用,原因在于其自律與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傳統社會中,君主、官吏的道德修養(yǎng)與素質遠遠重于設法立制,百姓對圣君、清官的信賴也遠遠超過對法律的信任。
再次,“法立而無犯,刑設而不用”(《刑法志》)。在中國古代社會,設法立制的最終目的不在實現“法治”,而在實現“德治”,這也正是道德法律化的動力。由于小農經濟及宗法社會結構的制約,中國古人的理想國中總是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以暴力為后循的法與刑只是有備無患的虛設之器。不僅孔子主張“勝殘去殺”(《子路》),“必也使無訟乎”(《顏淵》),就是道家、法家也無不將“去刑”作為追求的理想。消除人為法,是道家“大道既成”的標志之一,法家亦表明使用刑罰的目的在于消除刑罰:“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禁令》)“無訟”思想使訟事的多少成為社會治與亂、政治清明與昏暗的標志。量,道德源于人情,道德法律化實質上是以道德為法律之靈魂。自漢代后,立法、司法是否能體現人情,成為人們評判君主、官吏及法律的標尺?!叭饲榧捶ā北憩F在法律中有諸多由體現人情的條義,如不孝、惡逆、存留養(yǎng)親、親親相隱等;“情重于法”則表現于司法實踐中對烈女、孝子、俠客等的開釋赦免上?!胺猜犜A理獄,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權輕重之序,測淺深之量”(《公平》)。唐代魏征如此精辟地總結了中國古代法律的特色。
其次,“有其法尤貴有其人”(《刑制總論·唐》)。在中國古代社會,法的建設位居次位,“人”位居首位?!盾髯印ぞ馈分醒?“君子者,法之原也?!痹谥袊糯J為有君子則有良法。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人們對法律的評價,不只是看法律自身的完善與否,同時更要看執(zhí)法之人自身的道德品行。許多孝子、清官、循吏斷案不僅能使當事人口服心服,而且還能起到教育一方民眾的作用,原因在于其自律與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傳統社會中,君主、官吏的道德修養(yǎng)與素質遠遠重于設法立制,百姓對圣君、清官的信賴也遠遠超過對法律的信任。
再次,“法立而無犯,刑設而不用”(《刑法志》)。在中國古代社會,設法立制的最終目的不在實現“法治”,而在實現“德治”,這也正是道德法律化的動力。由于小農經濟及宗法社會結構的制約,中國古人的理想國中總是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以暴力為后循的法與刑只是有備無患的虛設之器。不僅孔子主張“勝殘去殺”(《子路》),“必也使無訟乎”(《顏淵》),就是道家、法家也無不將“去刑”作為追求的理想。消除人為法,是道家“大道既成”的標志之一,法家亦表明使用刑罰的目的在于消除刑罰:“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禁令》)“無訟”思想使訟事的多少成為社會治與亂、政治清明與昏暗的標志。
最后,效法自然,維護社會整體和諧。在中國古代社會,由于“德”與天命、天道密切相關,道德法律化勢必使傳統法律更加注重效法上天?!疤臁痹谥袊糯軐W中具有“神明”、“自然”等多種解釋。由于效法自然,故爾有了“德主刑輔”的指導思想。董仲舒言:“天出陽,為暖以生之;地出陰,為清以成之。”“暖暑居百,而清寒居一。道教之于刑罰,猶此也。故圣人多其愛而少其嚴,厚其德而簡其刑,以此配天?!?《基義》)因為主張效法自然,所以傳統法律十分注重法律與社會的和諧,并注重將一切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的因素都盡量納入法律體系當中。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鴻所言:“中國的立法者們所做的尚不止此。他們把宗教、法律、風俗、禮儀都混在一起?!?/p>
二、道德法律化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表現
禮是中國傳統法的靈魂??梢哉f,“禮”的內容博大精深,表現形式復雜多樣。可以用“包羅萬象”來概括“禮”的這一特征: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往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蹲節(jié)退讓以明禮(《曲禮上》)。然而,盡管我們可以在現代法學理論中,在現代不同部門的法律中尋到“禮”的歷史痕跡,但是我們卻不能將兩者等同起來。我們不能說“禮是神權法”、“禮是自然法”、“禮是習慣法”,或“禮是憲法”、“禮是民法”等等。因為禮有其獨特的價值追求,有其獨特的有機體系,從這一角度來說,禮就是“禮”,它是無可更變的。禮的價值追求亦即中國傳統法的精神或靈魂,決定了中國傳統法的特色。簡單地說,禮所追求和提倡的是“人倫道德”,也就是直到今天乃至將來,中國人都無法完全割舍的“忠、孝、節(jié)、義”。
禮治、德治、人治優(yōu)于法治?!岸Y治”是后人總結的西周統治者的一種治國方式。“禮治”以宗法制為基礎,以禮制為表現形式,以“德”為核心。禮治在西周的基本內容是將孝、忠視為治國之本,以確保禮治的推行;禮治的特征是體現等級制的精神,這就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昭公七年》)。與“德治”相類似的古語主要有“德政”、“德化”和“德教”等等。用“德治”來歸納中國歷史上的“德政”、“德化”和“德教”,主要是因為“德治”所強調的兩個中心內容,即統治者的自律和以教育的方式引導人民向善,恰好總結了“德政”、“德化”、“德教”的內容。另外,禮治與德治兩者基本是一致的,但禮治偏重強調德政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德治偏重于德政的內涵。先秦儒學所主張的“人治”,是西周宗法貴族政體及附著于貴族政體的法律制度下的產物??鬃釉诳偨Y西周統治經驗時提出:“為政在人”,“君正則天下正”。孔子認為人與法相比,人的地位是首要的,荀子就法與人的關系提出了“有治人,無治法”的論斷。德禮之治優(yōu)于政刑之治,以禮服人的“王道”優(yōu)于以力服人的“霸道”。鑒于秦苛法暴刑而亡的教訓,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學被漢以后的統治者奉為圣賢之學。在法觀念由秦至漢的轉折中,漢儒確立了刑的輔助地位,“德主刑輔”成為中國傳統法的主要特色?!暗轮餍梯o” 強調“德”的主導地位,可以緩和古代法律的野蠻和殘酷;為了體現“德主刑輔”,統治者須存寬恕之心,不于法中求“罪”,而于法中求“仁”,道德成為法律的靈魂。關于人治與法治的爭論,自漢朝對成文法的完善及司法實踐中的“引經決獄”,開始了中國兩千余年“混合法”之先河,人治與法治之爭也由此出現了新局面,即在法律思想上逐漸形成“人法并重”的觀點,其表現形式是兼重“法”的威嚴性與“人”的靈活性,人治與法治的爭論得到了比較圓滿的解決,“混合法”由此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法律傳統。
三、道德法律化形成的原因及歷史演變
道德法律化形成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儒家的“仁、義”思想是道德法律化形成的基礎。儒家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居于統治地位,其對當時中國的法律發(fā)揮著重要影響?!叭V五常”等儒家禮教是中國古代正統道德的一般原則。法律與道德發(fā)生沖突時,自漢唐始便以法律的讓步來解決:法律公然規(guī)定了“親親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壞了自己的尊嚴而開方便之門。這就是中國古代人的選擇。二是社會經濟狀況的發(fā)展是道德法律化形成的條件。經濟的發(fā)達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人類向更高文明邁進的前提。中國古代的法律史表明,經濟的興衰與法律的道德化直接相關。經濟發(fā)達時期,人們對社會的道德要求較高,同時自身也表現出較高的道德水準,因此這時的法律體現著更廣泛的道德。與此相反,經濟蕭條時期,人們的道德表現較之以前欠缺,社會總體道德水平也下降,這時的法律就缺少道德的教化。三是維護封建皇權是道德法律化形成的核心。不管法律與道德誰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維護封建皇權為其首要考慮,這也是階級社會道德與法律所不可逃脫的命運。四是權力階層的態(tài)度是道德法律化形成的關鍵?!俺龆Y入刑”即道德的法律化,要求道德須是符合權力階層意志的道德;重“禮”守“法”即法律的道德化,要求法律須是權力階層內化為其自身道德的法律。
道德法律化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至中國傳統法律起源之時。中國古代法律的起源有別于西方,西方法律主要產生于由物品交換而演繹出的習慣、規(guī)則與契約中,中國的法律則產生于祭祀與兵戎之中。法律產生于戰(zhàn)爭,古人早有論述,如《漢書·刑法志》言:“大刑用甲兵?!边@種源于兵戎的法,是以刑為核心的,其在后世的發(fā)展中,大多演化為刑律,這僅為法律之一端。若要完整地論述中國古代法律的起源,則不能不論及到“禮”。禮,最初也包括了部落風俗,它源于部落中的祭祀活動,祭祀須有儀式與程序。禮,體現了人們對上天的崇拜與對祖先的懷念,因而具有極大的權威性。違禮必觸犯神靈,必遭天譴。禮借助神的威力而具有了法的性質。禮作為中國古代法律的淵源之一,為中國傳統法律打上了深深的倫理道德的烙印,為道德的法律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夏、商、西周是“禮治”的全盛時代。后世所言的“法”(或“律”、“刑”)在三代僅為禮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西周的“禮治”可以分為兩部分。其第一個方面的內容是“禮義”,即禮的宗旨、精神之所在。其以人情為基礎,以道德為核心。概括地說,人情即“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大傳》)。禮義的實施途徑主要是教化?!岸Y治’,的第二個方面的內容是“禮儀”,即禮的條文、規(guī)范。禮儀的實施主要依靠刑罰推行。據載西周時儀禮三千,五刑之屬三千,“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則人刑,相為表里者也” (《陳寵傳》)。但在“禮治”的體系中,禮義與教化占據主導地位。三代的法律在“禮治”體系中不占據主導地位,但其與道德、制度、習俗皆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漢代之后道德法律化的長足發(fā)展提供了歷史的借鑒。
春秋戰(zhàn)國至秦是“禮治”逐步崩潰,“法治”迅速確立的時代。而儒家思想為道德法律化提供了理論指導。儒家對傳統的“禮治”基本持肯定態(tài)度,法律在儒家的理論體系中,不具有絕對的權威性,道德才是裁決一切的最終標準。正因如此,孔子才提倡“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子路》)。儒法之爭以秦王朝統一六國,法家勝利而告一段落。道德法律化的進程在這一時期放慢了速度,但傳統的倫理道德卻在儒家的整理和發(fā)掘下得以系統化、理論化,儒家學說由此而成為中國漢代之后道德法律化的理論指導。
秦的夭折使人們重新認識到了道德的價值。漢初賈誼言:“德之所以生陰陽、天地、人與萬物也。固所為生者,法也。(《新書·道德說》)在漢儒看來,法律失卻了道德的精神,就等于失去了靈魂。道德法律化在漢代,一是立法時以儒家思想為指導,以道德倫理為基礎,使法律盡量與道德保持一致。如董仲舒所言:“刑反德而順于德。(《陽尊陰卑》);二是在司法實踐中不獨以法律為依據,而是引經決獄,將孔子在《春秋》中所體現的“微言大義”作為量刑定罪的最高標準,并逐漸演變?yōu)榉?。如董仲舒以“《春秋》之義,父為之隱”為由,認為養(yǎng)父包庇犯罪的養(yǎng)子而“不當坐”(《禮·卷二十九))。自漢中期以后,道德法律化的進程隨著儒家正統思想的確立而進人了一個新階段,《春秋》決獄使道德在法律體系中重新占據了主導地位,許多道德的戒律逐漸演化成法律的條文。漢之后,隨著道德的法律化,道德的權威遠遠高于法律,它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大法”。勞乃宣將清末沈家本等人修訂的法律在實踐中無法實施的原因歸結為“離法律與道德教化而二之”(《刑法一》),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法律化在中國社會已是根深蒂固。
[論文摘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9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這門課程,需要執(zhí)教者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內容結構,表現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關系問題;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即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的同一性,堅持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辯證統一.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意識形態(tài)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整合為一門新的課程。因此,如何處理好這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是值得執(zhí)教者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關系
1.1“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聯系
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來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都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制約,同時又反映和作用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它們都是在指導下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它們都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都是調節(jié)人與人之問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它們都是為了確認和維護對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它們的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也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精神,培養(yǎng)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培養(yǎng)人們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責任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規(guī)時,必然要考慮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現狀和內容,把某些道德規(guī)范轉變成法律規(guī)范。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人們自覺遵紀守法,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區(qū)別
思想道德與法律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并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或人民)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和發(fā)展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guī)范體系。而道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來調節(jié)控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非強制性社會規(guī)范的總和。從社會主義法律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觀念的東西,存在于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之中。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內在結構關系法律調節(jié)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問題;法律主要涉及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調節(jié)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主要依據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個體內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fā)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從思想道德與法律作用的范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從思想道德與法律調節(jié)控制的結果來看,思想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與高尚;而法律則著重要求人們外部行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界線,具有不同的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
2.1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傾向是突出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而忽視了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性”,從而淡化了思想理論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經由知識教育,知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與中小學強調養(yǎng)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高校思想理論教育要進行相應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解決思想理論認識問題,培養(yǎng)大學生理論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大學生處于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具有自己的審視行事標準。因此,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視思想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卻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教育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它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思想理論課。思想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導教育對象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發(fā)展知識,它需要通過教育對象個體對相應知識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證明,淡化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性就會弱化思想理論教育的功能和任務?!梢?,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
2.2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求。新世紀,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而且要具有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獻身于所從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質,是保民族之本,揚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可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辯證統一性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開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高層次人才素質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在堅持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辯證統一關系時,應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一講學科建設,就把它朝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上靠,把思想理論教育課程當作一般的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知識課程;二是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就把它等同于傳達黨的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視角不同,高校德育確實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強調學科德育,從純粹理論的角度建設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學術色彩;有人主張生活德育,努力體現一種與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強調心理學德育,從價值中立和無批評原則對德育的借鑒出發(fā),使德育詮釋在心理學的模式之中;也有人從文化德育的角度,從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中的文化和道德的關系中詮釋德育,政治德育則由于凸現德育的政治功能成為特定年代的標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為學術問題,各種研究實驗和設計都應當鼓勵,但是德育教育教學的意識形態(tài)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應當回避價值觀問題,不能淡化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在中國高等教育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大學畢業(yè)生將來勢必會在國家重要的崗位上擔當責任,或者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建設者和勞動者。探討思想理論課程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統一是理論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一學科主要研究整體性、中國化、黨的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現實問題和大學生理想的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等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而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強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的學理支撐,又是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手段必須圍繞的根本。不加強學科建設,只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出發(fā)來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其師資隊伍也難以得到穩(wěn)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借助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yōu)勢,又要潛心于自己的學科建設,開拓學科的研究空間。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兼顧黨的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和大學生成才需求,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要兼顧理論性和生活性,既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的屬性,又貼近生活,以此選擇教學內容和構建教學體系。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
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guī)范性和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guī)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因為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fā)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與實驗。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3.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發(fā)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tài)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fā)展過程。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并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wěn)定地調節(jié)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fā)展、變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tài)過程。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于外部環(huán)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guī)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其實質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
3.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飛躍?!八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于意識或精神的范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一。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guī)范、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個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個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x,-t穩(wěn)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個飛躍并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復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是重要的層次與階段。
認同,即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后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為主體在認知、情感上,對外在于主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的實施價值、意義的認識趨同,并指導自身自覺行為的一種心理傾向。認同階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體將外在于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內化為自身意識、自身需要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并轉化為其自身內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該階段是確定更深層次內化的基礎,是完成內化和外化運行過程,實現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兩大飛躍的動力源泉和心理基礎。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征是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性即受教育者主體實施道德或法律行為的主觀動機發(fā)自其個體的自我需要,并使這種自我需要與社會需要、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趨同,它區(qū)別于特定情勢下的盲從,也區(qū)別于在特定外部壓力下的被動服從。
[論文摘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9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這門課程,需要執(zhí)教者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內容結構,表現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關系問題;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即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的同一性,堅持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辯證統一.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意識形態(tài)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整合為一門新的課程。因此,如何處理好這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是值得執(zhí)教者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關系
1.1“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聯系
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來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都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制約,同時又反映和作用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它們都是在指導下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它們都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都是調節(jié)人與人之問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它們都是為了確認和維護對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它們的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也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精神,培養(yǎng)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培養(yǎng)人們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責任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規(guī)時,必然要考慮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現狀和內容,把某些道德規(guī)范轉變成法律規(guī)范。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人們自覺遵紀守法,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區(qū)別
思想道德與法律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并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或人民)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和發(fā)展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guī)范體系。而道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來調節(jié)控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非強制性社會規(guī)范的總和。從社會主義法律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觀念的東西,存在于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之中。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內在結構關系法律調節(jié)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問題;法律主要涉及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調節(jié)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主要依據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個體內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fā)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從思想道德與法律作用的范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從思想道德與法律調節(jié)控制的結果來看,思想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與高尚;而法律則著重要求人們外部行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界線,具有不同的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
2.1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傾向是突出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而忽視了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性”,從而淡化了思想理論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經由知識教育,知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與中小學強調養(yǎng)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高校思想理論教育要進行相應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解決思想理論認識問題,培養(yǎng)大學生理論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大學生處于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具有自己的審視行事標準。因此,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視思想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卻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教育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它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思想理論課。思想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導教育對象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發(fā)展知識,它需要通過教育對象個體對相應知識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證明,淡化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性就會弱化思想理論教育的功能和任務?!梢?,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
2.2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求。新世紀,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而且要具有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獻身于所從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質,是保民族之本,揚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和手段??梢姡咝4髮W生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辯證統一性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開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高層次人才素質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在堅持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辯證統一關系時,應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一講學科建設,就把它朝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上靠,把思想理論教育課程當作一般的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知識課程;二是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就把它等同于傳達黨的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視角不同,高校德育確實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強調學科德育,從純粹理論的角度建設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學術色彩;有人主張生活德育,努力體現一種與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強調心理學德育,從價值中立和無批評原則對德育的借鑒出發(fā),使德育詮釋在心理學的模式之中;也有人從文化德育的角度,從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中的文化和道德的關系中詮釋德育,政治德育則由于凸現德育的政治功能成為特定年代的標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為學術問題,各種研究實驗和設計都應當鼓勵,但是德育教育教學的意識形態(tài)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應當回避價值觀問題,不能淡化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在中國高等教育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大學畢業(yè)生將來勢必會在國家重要的崗位上擔當責任,或者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建設者和勞動者。探討思想理論課程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統一是理論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一學科主要研究整體性、中國化、黨的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現實問題和大學生理想的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等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而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強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的學理支撐,又是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手段必須圍繞的根本。不加強學科建設,只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出發(fā)來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其師資隊伍也難以得到穩(wěn)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借助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yōu)勢,又要潛心于自己的學科建設,開拓學科的研究空間。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兼顧黨的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和大學生成才需求,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要兼顧理論性和生活性,既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的屬性,又貼近生活,以此選擇教學內容和構建教學體系。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
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guī)范性和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guī)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因為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fā)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與實驗。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3.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發(fā)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tài)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fā)展過程。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并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wěn)定地調節(jié)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fā)展、變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tài)過程。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于外部環(huán)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guī)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其實質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
3.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飛躍?!八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于意識或精神的范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一。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guī)范、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個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個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x,-t穩(wěn)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個飛躍并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復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是重要的層次與階段。
認同,即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后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為主體在認知、情感上,對外在于主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的實施價值、意義的認識趨同,并指導自身自覺行為的一種心理傾向。認同階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體將外在于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內化為自身意識、自身需要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并轉化為其自身內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該階段是確定更深層次內化的基礎,是完成內化和外化運行過程,實現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兩大飛躍的動力源泉和心理基礎。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征是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性即受教育者主體實施道德或法律行為的主觀動機發(fā)自其個體的自我需要,并使這種自我需要與社會需要、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趨同,它區(qū)別于特定情勢下的盲從,也區(qū)別于在特定外部壓力下的被動服從。超級秘書網
關鍵詞:道德;現狀;研究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4-0269-02
一、關于當前中國道德現狀評價的研究
1.雖然道德失范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我國的道德主流是積極進步的
文章其中王俊人教授認為,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是一次社會轉型,而且是一邊轉型一邊加速,我們幾乎用30多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現代化國家用了上百年時間所做的事情,在這種加速轉型的過程中,整個社會秩序能夠保持基本穩(wěn)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社會經受了“非典”、“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等重大事件的檢驗,這些都足以顯示和證明了中國社會道德的勝利。葛晨虹教授也指出,對目前道德狀況總體判斷不能簡單地用道德滑坡、道德爬坡來判斷。我們在看到“大惡”的同時,也要看到“大善”。社會中有“小悅悅”事件中的冷漠路人,但也有“最美媽媽”們,實際上還有很多積極的方面。
2.評價當今中國社會的道德狀況,需要選擇并確定具體的歷史坐標
有學者指出如果我們把歷史坐標定在改革開放前,再來看現在的中國,無論是人權問題上,從爭取人權,到回避人權,再到人權“入憲”;還是在家庭關系上,用法律對“家暴”的行為加以懲治,這些實例都足以證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道德所取得的歷史性進步。
3.認為中國道德到了危機的時刻
肖群忠教授就持這種觀點,他認為:全社會的趨利化,價值觀念的功利主義長期得到鼓勵和膨脹,使得社會道德水平從有所下降發(fā)展到了全社會普遍缺乏道德即“道德危機”,道德的底線受到了嚴重沖擊。
二、關于當前中國出現道德問題原因的研究
1.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戴木才教授指出,道德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不同步性。我們的經濟建設迅速、社會發(fā)展迅猛,相比來說,道德屬于上層建筑領域,有相對獨立性,難免跟不上經濟的迅猛發(fā)展,這是一個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有學者認為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當舊的信仰體系受到很大打擊時,新的更高品質的信仰尚未建立,導致道德建設與經濟建設脫節(jié)和人們的道德價值失范。
2.社會現實中多元價值文化的交錯影響
有學者指出在市場經濟進程中,市場會自發(fā)助長商業(yè)文化的生長。自發(fā)的商業(yè)文化又往往易導向消費主義、奢華主義、享樂主義生長,導向金錢關系和利己主義。如果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物質主義還留有一定市場,如果社會文化價值導向不明確,榮辱不分,人們的觀念心態(tài)就會出現道德淡漠甚至缺德的行為取向。
3.道德法制化進程緩慢
胡云騰教授認為,出現道德失范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對道德和法律的關系認識不到位,導致在行動上厚此薄彼,一手硬一手軟。特別是很多嚴重違反道德的行為發(fā)生后,由于沒有相關法律,司法機關無法將其繩之以法,公眾和輿論譴責的威懾作用有限,久而久之,道德失范行為不僅增多,而且更加嚴重,便形成了一種不良效應。
4.道德教育失誤
有學者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道德價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誤,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認、不敢承認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總是一味地把利他和自我犧牲標榜為道德的實質。德育的皇帝新衣一旦被識破,人們對德育就會陽奉陰違,口頭上是一套,現實又是另一套,在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下,又豈能取得應有的德育效果?
5.社會管理機制不完善,機制保障缺乏,監(jiān)督不力
葛晨虹教授認為,我們的各種制度規(guī)則都處在建立過程中,許多環(huán)節(jié)的法律規(guī)范、制度機制都有漏洞或缺失,需要進一步完善建構。一個社會如果在制度安排方面不能有效地去引導道德取向,不道德的現象就一定會出現。
6.公共媒體缺乏引導和明確的價值導向
有學者認為,一些道德失范現象往往更容易成為公共媒體的報道對象。而那些做著默默無聞的善事的平凡的道德模范們的事跡,卻難以成為小報小刊關注報道的對象。并且萬俊人教授還提出,新興網絡媒體的發(fā)展速度超過了我們想象,我們一時還沒有適應。網絡媒體對道德問題的放大效應值得特別關注。
三、關于改善當前中國道德現狀對策的研究
1.健全并細化各種相關法制及其他管理制度,推進道德法律化
肖群忠教授指出,我們在當前一定要旗幟鮮明地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基本國策和治國方略,把道德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黨和政府對社會和人民的重要責任。另一方面,戴木才教授提出必須運用法律手段保障道德建設,加大對道德失范行為的懲罰力度。
2.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葛晨虹教授認為一個只講自我利益不講對他人和國家責任和奉獻的社會,是沒有未來和希望的。所以,要想增強社會道德實力,讓人們身體“流淌更多的道德血液”,就必須在文化層面對物質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理論和價值觀進行社會性反思批判,切實關注并加強社會道德文化的建設。
3.重視道德教育,特別是要加強社會精英的道德教育
有學者指出,應從小培養(yǎng)道德意識,重視道德教育。一方面,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并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另一方面,學校要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體系,分層次、分階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道德教育。而最重要的是對社會精英的道德教育,胡云騰教授認為,要始終把黨員干部的道德建設、公務員隊伍的道德建設、富裕階層和文化科技精英的道德建設作為全民道德建設的重點,堅持黨員帶頭、官員帶頭、富人帶頭、文人帶頭。這些群體如果不帶頭,要求老百姓加強道德建設就是空話。
4.建立媒體監(jiān)督機制,發(fā)揮媒體的正面引導作用
任何一種權力,如果失去監(jiān)督,都會產生腐敗,媒體也需要監(jiān)督,要把“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落到實處。有學者還指出,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媒體要發(fā)揮正面引導作用,積極宣揚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刻批判與現代精神文明背道而馳的道德行為,讓道德遺毒在社會輿論的打壓下知難而退。
四、當前中國道德問題研究的深化
從上述內容中可以看出,學者對當前中國道德現狀的把握、成因的分析以及對策的提出都已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但是,我認為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偉大的工程,需要更加系統性地研究,特別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如何提高它的實效性,是解決當前社會道德缺失的關鍵。
對于這一問題我認為應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落到道德建設中來,尤其是將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落實到實處。社會主義榮辱觀不僅提出了當前中國社會應該提倡和弘揚的美德,而且設定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體現了當下我國社會對其成員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實踐出真知,不能只是將八榮八恥“貼在墻上掛在嘴上”,而是要落實、實踐。
一方面,要做到廣泛宣傳宣傳,通過宣傳“八榮八恥”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在社會中廣泛開展各項相關主題實踐活動。但需要說明的是,在選取相關典型事例時要注意確保事跡的客觀真實性。先進典型之所以能打動人、感染人,是因為他們源自生活、有血有肉,其越是真實越感人,越是樸實越親切。因此,在宣傳典型事跡時要按照先進人物的本來面目塑造典型形象,用平實的語言來闡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用我們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來展現典型事例中人物的高大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典型進行宣傳時要注意把握好宣傳的時機和節(jié)奏,做到適時、適度,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影響和效果。
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中堅持以“八榮八恥”為創(chuàng)作導向,將所要宣傳的社會主義基本道德內容納入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中來,創(chuàng)作一批反映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文藝作品,特別是要加強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中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但如今許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的道德傳統被人們忽視,甚至拋棄,當前要想加強道德建設,就必須要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
詩人但丁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钡赖略谏鐣l(fā)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我相信,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道德狀況定會呈現出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葛晨虹.社會道德問題與道德實力重建[J].西北師大學報,2012,(1)
[2]肖群忠.道德危機的拯救與文明大國的崛起[J].西北師大學報,2012,(1)
[3]胡云騰.加強道德建設要多管齊下[J].紅旗文稿,2012,(1)
[4]余涌.關于道德建設的幾個問題[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6)
【論文摘要】弘善抑惡,見義勇為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一些古代見義勇為、拔刀相助的義舉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然而時至今日,面對危難見死不救者大有人在,他們的行為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對傳統倫理道德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后果。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見危不救”的行為,僅僅是倫理道德問題,還是應列入刑法調整的范圍呢?筆者就此問題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見危不救的涵義及表現形式
見危不救,泛指一切在他人處于危難時或公共利益處于危難之時而漠然處之,不予救助的行為。根據國內外的立法與實踐,見危不救主要包括以下五種情形:
1.1不報告他人危難這種情形是指:見他人處于危難狀態(tài)時,能報告治安、醫(yī)療或其他有關部門喚起救助而故意不報告的行為。
1.2不救助他人危難見他人處于危難之時,能救助而不救助的行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見危不救的最普遍的情形。
1.3不應公務員請求協助救難這種情形主要是指當有危險災難發(fā)生時,若負責救助的公務員發(fā)出要求,請求協助
救難時,公民不予協助救難的行為。
2對見危不救行為入刑的考證
1975年在云夢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是我國目前所發(fā)現的最早對見危不救行為進行處罰措施:“賊人甲室,賊傷甲,甲號寇,其四鄰、典、老皆出不存,不聞號寇,問當論不當?審不存,不當論;典、老雖不存,當論?!痹撈€記載:“有賊殺傷人沖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從這兩段秦簡的內容來看,秦代對見危不救的處規(guī)定十分嚴格,凡鄰里遇盜請求救助而未救者,要依法論罪;凡有盜賊在大道上殺傷人,在路旁百步以內的行人未出手援助者,罰交戰(zhàn)甲二件。從我國古代社會和國外的情況來看,把見危不救行為人刑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道德刑法化的過程,眾所周知,道德與法律都是人類社會重要的行為規(guī)范,二者都屬于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評價。但是由于道德的規(guī)范作用主要是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等精神力量來維持,實際上是通過社會成員的自覺性來發(fā)揮作用的,因此,道德在發(fā)揮作用時就具有局限性,它對那些嚴重危害他人或社會利益的行為只能進行輿論的遣責而不進行實質的制裁。對于那些不知廉恥的人來說,道德的遣責在他們身上幾乎不會發(fā)揮任何作用。然而法律則不同,雖然其規(guī)定的范圍有限,但是它表現的是“國家意志”的他律,它可以規(guī)定人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是以國家強制力——法庭、警察、監(jiān)獄為后盾,它既有引導、推動、教育的作用,更有懲戒、防范的作用。較之道德,法律對人們有著更強的制約作用。
3對我國設立見危不救的可行性論證
在今天道德日漸滑坡的情況下,把見危不救排除在刑法的高速范疇之外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筆者建議把見危不救行為入刑,設立見危不救罪,這是因為:
3.1從我國古代社會和國外在“見危不救”問題基本上采取相同的立場來看,這種立法選擇有著超越階級和制度的文明屬性資本主義道德以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權利至上為旨,二者有根本的矛盾但都不約而同的“強人所難”,逼人見義勇為,嚴懲見危不救的行為。這說明,法律上的這一選擇與特定的階級、制度沒有多大關系,而與各國面對的共同慶社會問題(道德滑坡相關)。我們國家既然存在著同樣的社會問題,就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和成果。社會主義本來就是比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更強調社會公德的社會,我們沒有理由對國民的道德要求更低,沒有理由不立法“逼”人們見義勇為。
3.2設立見危不救罪,其前提是行為人必須具有相應的刑法上的作為義務,也就是必須將原本的道德義務上升為法律義務換句話說,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標尺上,用指針將見危不救劃在法律義務的一側。我們認為這種劃分是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也是必需的。這是因為:一方面,法律對道德領域的干預程度應依時而定。當道德的力量本身足以保證道德規(guī)范得以實施時,法律自不必“多管閑事”。但當道德的力量已經不足以使道德規(guī)范得到實施,而該規(guī)范對于社會來說又至關重要時,就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以強化和鞏固該規(guī)范,否則,聽任道德規(guī)范的滑坡,直至最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那時再想通過立法來扭轉局面,也只怕是“法不責眾”、為時已晚了。另一方面,刑法本來就滲透一定的道德,同時又是鞏固道德的武器,而道德是刑法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對見危不救這種嚴懲違反傳統倫理道德的行為的處罰還只是停留在道德譴責的層面上,是難以遏制這種現象蔓延的。將見危不救規(guī)定為犯罪是社會的需要,這一點是不容忽視與否認的。所以,“將本來屬于道德層面的要求部分變成法律規(guī)范,變成人們的強制義務,這是提高國民精神文明的一種途徑?!豹┆?/p>
3.3“見危不救”行為的實質屬性決定了它應當定為刑事犯罪“見危不救”之行為,實質屬性有兩方面:一方面,能救助或能喚起救助而故意不為,實為坐視、縱容他人生命、健康等重大損害的發(fā)生,說明這種損害結果并不違背其內心意圖,這與加害人或造成危害之人的心理狀態(tài)沒有本質區(qū)別,是一種間接故意的心理狀態(tài)。另一方面,“見危不救”行為常常成為實際危害結果發(fā)生的重要條件之一,若無此一條件,若“見危而救”,損害結果大多不會發(fā)生。這就是說,這種行為與他人損害之間也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基于此種實質屬性,我們能將其僅視為不道德行為嗎?刑法既然追究造成嚴懲后果的過失犯罪的責任,也應該追究贊成嚴懲后果的過失犯罪的責任。因為見危不救者的主觀過錯或惡意(坐視、縱容)遠比過失犯罪更嚴重、更可惡。見危不救行為直接贊成得人身、精神傷害,以及間接造成的社會影響都是十分惡劣的,將其納入刑法的調整范圍并不違反犯罪概念的構成理論,而且這樣做也符合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的原則。
4設立見危不救罪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4.1法律所規(guī)定的道德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對一個公民最起碼的要求,而道德的層面卻有高低之分,低層次的道德是能為一般公眾所踐行的道德,可稱其為基本道德或普通道德(底線道德),而高層次的道德則代表一種道德的理想,只有少數人物能實現它。顯然,理想的道德是不宜法律化的,否則就是強人所難,因為一般人難以做到。
4.2我們不能隨意地將所有道德義務上升為法律義務,不能隨意將所有倫理道德刑法化如果將全部的道德義務提高為法律義務,那無疑提高了法律的標準,而這種被拔高了的標準是難以被普遍社會成員所接受的?!耙虼?,法律義務的設定也要保持適當的度,這個度就是普遍社會成員的道德觀念所能接受的程度。能夠確立為法律的道德要求,只是公認的社會道德的一部分,有相當一部分道德要求仍需停留在道德領域。如將全部道德問題變?yōu)榉蓡栴},那無疑使一個社會的法律變成了道德法典,法庭變成了道德法庭,這就等于用道德取代了法律,它是不符合人類創(chuàng)設法律的目的的?!豹┆?/p>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3
2范忠信.國民冷漠、怠責與怯懦的法律治療[J].中國法學,1997,(4)
【論文摘要】弘善抑惡,見義勇為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一些古代見義勇為、拔刀相助的義舉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然而時至今日,面對危難見死不救者大有人在,他們的行為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對傳統倫理道德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后果。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見危不救”的行為,僅僅是倫理道德問題,還是應列入刑法調整的范圍呢?筆者就此問題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 見危不救的涵義及表現形式
見危不救,泛指一切在他人處于危難時或公共利益處于危難之時而漠然處之,不予救助的行為。根據國內外的立法與實踐,見危不救主要包括以下五種情形:
1.1 不報告他人危難 這種情形是指:見他人處于危難狀態(tài)時,能報告治安、醫(yī)療或其他有關部門喚起救助而故意不報告的行為。
1.2 不救助他人危難 見他人處于危難之時,能救助而不救助的行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見危不救的最普遍的情形。
1.3 不應公務員請求協助救難 這種情形主要是指當有危險災難發(fā)生時,若負責救助的公務員發(fā)出要求,請求協助
救難時,公民不予協助救難的行為。
2 對見危不救行為入刑的考證
1975年在云夢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是我國目前所發(fā)現的最早對見危不救行為進行處罰措施:“賊人甲室,賊傷甲,甲號寇,其四鄰、典、老皆出不存,不聞號寇,問當論不當?審不存,不當論;典、老雖不存,當論?!痹撈€記載:“有賊殺傷人沖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從這兩段秦簡的內容來看,秦代對見危不救的處規(guī)定十分嚴格,凡鄰里遇盜請求救助而未救者,要依法論罪;凡有盜賊在大道上殺傷人,在路旁百步以內的行人未出手援助者,罰交戰(zhàn)甲二件。從我國古代社會和國外的情況來看,把見危不救行為人刑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道德刑法化的過程,眾所周知,道德與法律都是人類社會重要的行為規(guī)范,二者都屬于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評價。但是由于道德的規(guī)范作用主要是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等精神力量來維持,實際上是通過社會成員的自覺性來發(fā)揮作用的,因此,道德在發(fā)揮作用時就具有局限性,它對那些嚴重危害他人或社會利益的行為只能進行輿論的遣責而不進行實質的制裁。對于那些不知廉恥的人來說,道德的遣責在他們身上幾乎不會發(fā)揮任何作用。然而法律則不同,雖然其規(guī)定的范圍有限,但是它表現的是“國家意志”的他律,它可以規(guī)定人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是以國家強制力——法庭、警察、監(jiān)獄為后盾,它既有引導、推動、教育的作用,更有懲戒、防范的作用。較之道德,法律對人們有著更強的制約作用。
3 對我國設立見危不救的可行性論證
在今天道德日漸滑坡的情況下,把見危不救排除在刑法的高速范疇之外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筆者建議把見危不救行為入刑,設立見危不救罪,這是因為:
3.1 從我國古代社會和國外在“見危不救”問題基本上采取相同的立場來看,這種立法選擇有著超越階級和制度的文明屬性 資本主義道德以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權利至上為旨,二者有根本的矛盾但都不約而同的“強人所難”,逼人見義勇為,嚴懲見危不救的行為。這說明,法律上的這一選擇與特定的階級、制度沒有多大關系,而與各國面對的共同慶社會問題(道德滑坡相關)。我們國家既然存在著同樣的社會問題,就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和成果。社會主義本來就是比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更強調社會公德的社會,我們沒有理由對國民的道德要求更低,沒有理由不立法“逼”人們見義勇為。
3.2 設立見危不救罪,其前提是行為人必須具有相應的刑法上的作為義務,也就是必須將原本的道德義務上升為法律義務 換句話說,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標尺上,用指針將見危不救劃在法律義務的一側。我們認為這種劃分是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也是必需的。這是因為:一方面,法律對道德領域的干預程度應依時而定。當道德的力量本身足以保證道德規(guī)范得以實施時,法律自不必“多管閑事”。但當道德的力量已經不足以使道德規(guī)范得到實施,而該規(guī)范對于社會來說又至關重要時,就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以強化和鞏固該規(guī)范,否則,聽任道德規(guī)范的滑坡,直至最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那時再想通過立法來扭轉局面,也只怕是“法不責眾”、為時已晚了。另一方面,刑法本來就滲透一定的道德,同時又是鞏固道德的武器,而道德是刑法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對見危不救這種嚴懲違反傳統倫理道德的行為的處罰還只是停留在道德譴責的層面上,是難以遏制這種現象蔓延的。將見危不救規(guī)定為犯罪是社會的需要,這一點是不容忽視與否認的。所以,“將本來屬于道德層面的要求部分變成法律規(guī)范,變成人們的強制義務,這是提高國民精神文明的一種途徑?!???
3.3 “見危不救”行為的實質屬性決定了它應當定為刑事犯罪 “見危不救”之行為,實質屬性有兩方面:一方面,能救助或能喚起救助而故意不為,實為坐視、縱容他人生命、健康等重大損害的發(fā)生,說明這種損害結果并不違背其內心意圖,這與加害人或造成危害之人的心理狀態(tài)沒有本質區(qū)別,是一種間接故意的心理狀態(tài)。另一方面,“見危不救”行為常常成為實際危害結果發(fā)生的重要條件之一,若無此一條件,若“見危而救”,損害結果大多不會發(fā)生。這就是說,這種行為與他人損害之間也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诖朔N實質屬性,我們能將其僅視為不道德行為嗎?刑法既然追究造成嚴懲后果的過失犯罪的責任,也應該追究贊成嚴懲后果的過失犯罪的責任。因為見危不救者的主觀過錯或惡意(坐視、縱容)遠比過失犯罪更嚴重、更可惡。見危不救行為直接贊成得人身、精神傷害,以及間接造成的社會影響都是十分惡劣的,將其納入刑法的調整范圍并不違反犯罪概念的構成理論,而且這樣做也符合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的原則。
4 設立見危不救罪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4.1 法律所規(guī)定的道德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 它是對一個公民最起碼的要求,而道德的層面卻有高低之分,低層次的道德是能為一般公眾所踐行的道德,可稱其為基本道德或普通道德(底線道德),而高層次的道德則代表一種道德的理想,只有少數人物能實現它。顯然,理想的道德是不宜法律化的,否則就是強人所難,因為一般人難以做到。
4.2 我們不能隨意地將所有道德義務上升為法律義務,不能隨意將所有倫理道德刑法化 如果將全部的道德義務提高為法律義務,那無疑提高了法律的標準,而這種被拔高了的標準是難以被普遍社會成員所接受的?!耙虼?,法律義務的設定也要保持適當的度,這個度就是普遍社會成員的道德觀念所能接受的程度。能夠確立為法律的道德要求,只是公認的社會道德的一部分,有相當一部分道德要求仍需停留在道德領域。如將全部道德問題變?yōu)榉蓡栴},那無疑使一個社會的法律變成了道德法典,法庭變成了道德法庭,這就等于用道德取代了法律,它是不符合人類創(chuàng)設法律的目的的。”???
參考文獻
1 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3
2 范忠信.國民冷漠、怠責與怯懦的法律治療[J].中國法學,1997,(4)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07 ― 0005 ― 02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實踐育人,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圍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把握如下主要環(huán)節(jié)。
一、明確思政課實踐教學指導思想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既是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開展理論以及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更是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三個自信”和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因此,實踐教學的改革要有利于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達到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理論課和思想品德修養(yǎng)課等課程的理論知識,能學會分析現實社會、人生等各種現實問題是其關鍵,不僅“入耳”,更要“入腦”、“入心”。
二、認清思政課實踐教學重要意義
實踐教學意義,主要是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改變長期以來“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的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少教師拘泥于教學大綱中的內容,力求講全講深講透,追求理論的完整性,造成教師之間爭課時,課程之間爭課時。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更多關注對學生政治方向、思想意識和所謂知識點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作為接受主體的接受程度及其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影響了教學效果,導致學生直接面對社會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相對薄弱,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
三、遵循思政課實踐教學基本原則
1、目標性原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突出育人這個根本,逐步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立足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需求,認真研究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特點,立足現實,著眼未遠,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漸進。
2、“一體化”原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從內容到形式、從組織到考核都要體現相互銜接,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知、思、行”三者有機統一和共同作用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完成培養(yǎng)“懂知識、善思考、會實踐”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任務。
3、主體性原則。大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發(fā)揮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親身體驗和驗證所學理論,加深對所學理論的深刻理解與把握,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內化”為學生自我成長的自覺價值選擇,切實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和思想理論水平。
四、凝練出思政課實踐教學重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主干課程教學重點分別是《基礎》“道德法律意識與公民素養(yǎng)培育”、《綱要》“近現代歷史與國情認知”、《原理》“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養(yǎng)成”、《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樹立”的等,其結構體系形成一個由淺入深、由個人品德形成到合格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立體的教育目標體系。
而實踐教學目標的安排,既要做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各門課程之間培養(yǎng)目標的有機銜接,又有效地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引導學生自主教育和自我成長,實現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化”與“內化”目標的銜接。為此,四門主干課程的實踐教學重點分別應該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側重引導學生參與道德法律實踐,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公民意識與道德法律素質;《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主要通過歷史考察和演繹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近現代歷史與國情的正確認知能力,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基本原理概論》課程重點通過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驗證性實踐,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塑造健全人格;《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主要通過開展社會實踐調查,引導學生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歷史與邏輯脈絡,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
實踐教學內容上要緊跟形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之一就是緊跟形勢,宣傳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實踐教學也不例外。思政老師每學年要根據四門課不同的特點,結合當年國際、國內和本校形勢發(fā)展而相應調整實踐教學方案。力爭做到健康正確,靈活多樣、反映時代氣息、把握時代脈搏。
五、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鮮明的觀點、鮮活的材料、鮮見的角度、鮮有的深度來教學,而這些就需要老師打破一直以來授課所遵循的慣例,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新路徑,要堅持課堂與課外相結合,以課外為主;校內與校外相結合,以校外為主;“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走出去”為主等原則,不斷創(chuàng)新實踐形式。除案例分析、課堂演講、課堂討論等課堂內實踐教學外,還摸索出其它實踐教學形式。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可利用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等革命遺址遺跡,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學習、社會調查、大型展覽等活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則可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民營企業(yè)、基層社區(qū)、調查報告等方式讓學生親眼見證中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道路;《基本原理》可利用所學舉行時事熱點評析,就當前國際、國內、校內重大熱點問題和與師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問題進行調研、交流、探討和老師點評。《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可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就發(fā)生校內及周圍社會中的不文明、不道德現象進行調查,并積極探求解決之道,從而激發(fā)大學生樹立良好行為規(guī)范。
六、切實抓好思政課實踐教學組織
在實踐教學中要建立了實踐教學活動機制。每年期初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認真探討和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案,要在遵循“突出實踐性,發(fā)揮主體性,增強實效性”的前提下,明確學生參加和完成社會實踐教學中的實施部門及其相關負責人以及指導教師的任務和職責,以便每次活動都在有組織、有領導、有方案的機制下高效安全地開展。
各思政老師要針對不同課程設定“規(guī)定項目和自選項目”認真搞好落實工作。任課教師要根據要求設計若干調查研究選題,劃分多個小組,明確社會實踐目的,確定活動線路、方式、安全措施、注意事項等。組織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深入社會實踐基地、當地企事業(yè)單位或其它城鄉(xiāng)基層單位等進行實地調研。要通過實踐讓大學生充分接地氣,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去看、去問、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真諦,知曉鄉(xiāng)情、民情、世情、國情,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從而使大學生全面了解社會,正確認識國情,自覺擁護黨的政策,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確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達到幫助大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深化教育教學效果的目的。
七、科學評定思政課實踐教學成績
實踐教學成績評定包括學生自評和指導教師評定,前者由學習團隊依據成員對團隊成果貢獻進行評定,后者由教師對團隊成果及團隊活動記錄情況加以評定。同時任課教師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方案》中相關要求對學生的調查報告或論文進行認真批閱、修改,評分,如:以《基礎》課為例,大學生要根據所選定的實踐教學活動方案是以大學生自己身邊不文明現象的調研為主題,那么同學們就要積極設計調查問卷,通過統計數據顯示問題、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等,做到了有主題、有材料,有分析,有思路,學生調查完畢后,立即以小組為單位上交調查報告并在所在班級上提交討論,任課教師最后進行點評。讓同學在相互交流和自己調查中受到教育。
同時,還要對時間效果進行評估。每一輪實踐教學結束前,通過成績評定會和教學總結會來進行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教學總結要依據教師的教學總結、學生反饋的建議意見來評價實踐教學過程的得失,形成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措施和計劃。同時上交優(yōu)秀實踐調查報告或論文到系部辦公室,系部應給予相應表彰。
八、及時總結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效
在高校,最難教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總是很枯燥的,老師不愛教,學生不愛聽,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打破這樣的局面,讓理論課也能“活”起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些概念、原則、結論,而應是一種理論思維,是觀察世界、觀察當代中國的基本立場、觀點及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思路的核心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取多種形式,共同探討、研究、回答、解決時代、社會、人生中不斷提出的難點、熱點問題,這讓同學們擺脫課堂的束縛,走入社會,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去了解我國的國情、社情、民情,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起來,讓理性認識指導實踐,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教師也在指導、批閱學生社會實踐作品中受到啟發(fā),做到教與研的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促進了教學方式的改變。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由既定的理論“灌輸”向師生共同推演得出結論轉變;由教師授業(yè)解惑向師生共同探討解惑轉變;由單一的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轉變;由學校小課堂教學向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轉變;由傳統的“千人一卷”的考核方式向以理論思維的提升、能力的培養(yǎng)為目的考核方式轉變。
九、積極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今后方向
從長期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要在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實現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結合。要選取精煉一些既有一定專業(yè)特征,又能聯系社會實際的優(yōu)選實踐方案,給學生充足的實踐時間,提供良好的實踐基地與條件,使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實踐訓練。最終目的使學生學會如何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結合本專業(yè)的最新知識,在資料檢索、實踐設計、動手能力、數據分析和報告撰寫等多方面得以鍛煉,以達到思想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總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未來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以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中去,使實踐教學邁上更新、更高的臺階。
〔參 考 文 獻〕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研修班學習文件匯編.〔G〕.2010:10.
〔2〕王冬生.高校教師資源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資源.〔J〕.江西教育科研.2004.(08).
〔3〕張淑東.劉艷華.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新模式.〔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05).